裱糊匠 裱糊匠,手艺精,洁白棚纸糊得平。 主家夸他手艺巧,如今吊顶不糊棚。
裱糊匠,是一个古老的职业。裱糊匠,就是替人裱糊棚顶、窗棂、门楣等为业的匠人,流行于北京、天津、河北、东北等地区。过去很多地方的民房多为老式四合院瓦房,这些人家的顶棚,一般都是纸糊的。春暖之后,顶棚的纸必须要换,因为过了一冬,即使不坏,也差不多被屋里用来取暖的煤球炉子烟熏火燎熏得发黄发黑了。而且,这种顶棚是用面粉打成糨糊糊在纸上面,常常会有耗子在上面窜来窜去,磨着牙吃那些干透的糨糊。住在这样的房子里,经常会闹耗子。
糊顶棚时,需用秫稭扎架吊顶,糊以素纸或彩格纸。过去糊房子,不仅糊顶子,还要糊墙,这叫四白落地。后来,人们讲究刷墙了,裱糊匠就只糊房顶了。糊房其实并不复杂,聪明机灵的人看看就差不多能干了。当然,糊完了难免呲牙咧嘴七扭八歪,但要是不讲究,其实也能凑合。
过去,有个笑话,说一个人笨,糊房搭架子把自己的脑袋卡在架子里。这事只是听说,倒是从来没见过。糊房是用秫秸搭架子,然后糊一层毛头纸,外面再糊一层带暗花的粉连纸,糊的好平整挺拔,而且连粉连纸的花纹也一丝不错,就跟一张整纸糊的似的。
消失很多年的匠人,现在早已被装修工人所替代,而且,现在也不用糊纸顶棚了。
糊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