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辑
墨染体坛
第二届城运会述评
教练是提高运动水平的关键
--城运会启示录之七
第二届全国运动会决赛,出现了趣事:角逐女子中长跑桂冠的好手中,竟有11人都是辽宁教练员马俊仁的学生,除5000来金牌外,其余项目的金银牌全被她们包揽,其中刘丽、曲云霞还曾在世界青年锦标赛夺魁,现保持着全国纪录及亚洲纪录。难怪国家田径队教练员藏长虹感触地说:“培养十个运动员,不如培养一个优秀教练员!”
在提倡科学训练的形势下,有种看法认为,只要有了“两件宝”(测试仪器、营养药物),运动成绩定能提高,因而对发挥教练员的主观能动性重视不够。要知道,科学训练本身就是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仅从训练过程来看,就包括科学选材、训练水平测定和评价、营养卫生、医务监督等,多学科综合为训练服务,但是,这并不能取代教练员的主导作用。因为,仪器测得运动员生理生化指标数据,只能作为教练员调控训练负荷量的参考,并不能代替教练员安排训练;营养药物也充其量为运动员训练后恢复和补充体力,并不能代替教练员去评估训练效果。过去训练控制主要靠教练员的教学观察和运动员的自我感觉,而今实行科学训练,要求教练员能够根据科研人员测得的生理生化数据和医务人员提供的营养恢复措施,作为调控训练的客观依据,通过综合分析,建立“最佳模式”,做到:训练负荷定量化、机能素质平衡化、专项技术规范化、竞技能力最优化。在这个转化过程中,教练员的地位和作用不仅丝毫没有削弱,反而进一步加强。
本届城运会取得优异成绩的运动员,其教练员除了具有较高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勤勤恳恳、刻苦工作之外,还有一个共同特点是善于学习,勇于创新。仍以马俊仁为例,他原先是鞍山市一间中学的体育教师,没进过体育学院。由于酷爱中长跑,带着学生同练。他熟读许多专项教材,边学边干,根据少年儿童的兴趣和发育特点,除跑步外,还通过自行车、滑冰来加强耐力训练,用逮山羊、兔子跳、甩龙尾等游戏来提高速度能力,用心率来调控运动负荷和训练节奏,训练出来的运动员有氧代谢基础好,又有速度。
讲到学习,笔者以为广州教练与外地城市教练相比,差距是很大的。此话怎讲?有事为证。1991年5月,国家体委组织了一次以执行田径教学训练大纲为主题的业余训练论文交流会,入选论文 69篇,广东和广州竟无一篇,而沈阳入选就有10篇。从“作文比赛”的差距,联系到本届城运会广州败于沈阳的事实,能得出一些什么启示呢?在“决战唐山”日子里,笔者曾多次请教中国田径协会副主席、国家体委田径处处长张仕衍,他认为,即使是一个业余体校教练员,也至少应该掌握以下的训练业务知识,不然就无资格“上岗”。一、各年龄阶段的训练任务、训练内容及其负荷要求:各年龄阶段的专项、副项、身体素质的标准,本项目技术规范与技术评定标准;二、本项目发展趋势、技术理论、训练手段与方法;三、本项目选材标准及其要求;四、教学训练大纲中综合评定计算方法;五、国内外青少年在训练动态、发展趋势,运动训练过程中的疲劳与恢复;六、撰写训练论文。望各位教练对照自检之,如自感有不妥,从速参加培训或自修补课。
原载《现代体育报》1992年1月10日第二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