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辑
墨染体坛
第二届城运会述评
弃金钱之小利
为金牌而大干
--城运会启示之八
参加第二届全国城市运动会的各个体育代表团,对广州市代表团无不羡慕:广州市是改革开放的窗口,繁荣的经济,开放的政策给体育注入了活力。然而,本届城运会压力最大的也数广州体育代表团,决赛中优势北移的趋势,使广州体育代表团成员坐立不安。代表团办公室顾问朱健雄,接受《中国体育报》采访时,曾感慨地说:“钱多虽然好办事,可也带来些副作用。”这位年近七旬、从事体育近半个世纪的“老体工”的话,的确耐人寻味。
是的,金钱使有些教练员、运动员失去了事业心。参加比赛未上场先讲奖金,只愿参加有企业赞助的“冠杯赛”、“大奖赛”,没有奖金的比赛就懒洋洋,个别人甚至嫌搞体育待遇差,想“跳槽”做生意,一时没“桥”,先替人“代销”,挟着BP机上运动场。
富裕的生活又使一些教练员、运动员添了几分娇气。早晨睡懒觉,不愿出早操,训练课松松垮垮,个别甚至每日“三部曲”:清晨“叹”早茶,中午锄“大D”(扑克游戏),晚上攻打“四方城”(麻将)……余兴未尽者养上一只“番狗”。
毛泽东同志说得好:“人总是要有一点精神的。”人不能为金钱名利而活着,人总要为社会发展作点贡献。本届城运会取得优异成绩的运动员及其教练员,都有共同的特点:胸有大志。正如马俊仁教练所说:“弃金钱之小利,为金牌而大干!”笔者以为,这种雄心壮志尤其值得广州市体育工作者学习。
立志在我国古代自孔子始就非常重视。孔子教导学生:“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也。”古人尚且如此,我们作为社会主义新中国的体育工作者,有什么理由不立志为体育事业献身呢!当运动员、教练员、搞体育,就得不怕劳累,不能“追名逐利”、“为钱失志”。广州市体操队“小不点”刘萍,1980年10月生,是市体育代表团年纪最小的运动员,平时训练累了不吱声,伤痛忍着泪,在全队率先掌握高低杠“反吊”新技术,城运会决赛前手臂扭脱臼,仍参加力所能及的项目的团体赛,为全队争取好成绩。这个小萍,不就是我们的榜样吗!
广州市体育代表团副团长、市体委党委书记张均同志在城运会总结时要求大家“找准差距,对症下药,卧薪尝胆,重振雄风”,这也是强调要树立雄心壮志。本届城运全广州卫冕失利,这并不要紧,最要紧的是要清醒地看到自己的薄弱环节,加速努力,奋发赶超。笔者在城运会启示录收篇时,再次重申这个思想,并坚信:我们的目标一定要达到!我们的目标一定能达到!
原载《现代体育报》1992年1月17日第二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