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38|回复: 8

品茶听雨静心扉

  [复制链接]
发表于 6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品茶听雨静心扉
文/林海
    江南的梅子雨时节,雨总是不请自来,好端端的晴空突然就下起雨来。刚才还是霞穿玻璃窗,推开窗时,屋檐已悬着细密的雨珠,青色的云絮里漏下断断续续的银线,在庭前芭蕉叶上敲出深浅不一的鼓点。在这样的天气里,最适合翻出红泥小炉,让茶烟与雨雾缠绵。
    屋檐垂落的雨珠在屋檐下摔成几瓣,倒像是应和着茶汤在素瓷碗里的回旋。我偏爱用青花茶盏,薄胎在掌心轻若无物,青白釉色里浮动着若有似无的云雾,正合着这时节烟雨迷蒙的辰光。茶是谷雨前采的碧螺春,蜷曲的银毫在沸水中渐次舒展,仿佛春山初醒时漫山遍野的绿意都蜷在盏底。
    老茶客常说听雨要上竹楼最妙。而我却觉得在白墙黛瓦的旧宅院里听雨格外有古韵。檐漏击打着石阶的脆响,落在青石板旁边积水里的叮咚声,穿过紫藤花架的沙沙声,各色音符在庭院里交织成天然的乐章。此时若捧起茶盏,看氤氲水汽漫过窗棂,倒像是把整个梅子雨时节都收进了这方寸天地。
    记得去岁深秋在一个山寺听雨,老僧人在禅房煮茶,铜壶嘴腾起的白雾与山间岚气不分彼此。窗外千竿翠竹在雨中摇曳,沙沙声里混着远处大殿檐角铁马叮咚。饮的是寺畔野生的茶,茶汤里竟真含着几分竹露的清苦。僧人笑言:“雨是天地烹茶的活水。”忽然明白了古人为何要在《茶经》里专写“其水,用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原委了。
    最难忘怀的还是雪夜听雨,记得那年腊月杭城突降冻雨,冰珠砸在琉璃瓦上铮铮作响。我守着红泥火炉煨着普洱茶,看窗外玉兰树的枯枝渐渐裹上了透明的冰甲。老茶头在粗陶壶里翻滚沉浮,琥珀色的茶汤映着跳动的炉火,恍惚间竟分不清是茶暖了寒夜,还是寒夜暖了茶香。陆放翁的“晴窗细乳戏分茶”的闲适,大抵就是如此。
    茶烟渐淡时,屋檐的雨帘不知何时变成了牛毛细雨。远山隐在青色的雾霭里,像极了未完成的泼墨山水。忽然想起东坡居士“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的句子。原来千百年来,人们总在茶与雨的絮语里,寻着相似的慰藉。茶盏见底时,屋檐的雨滴仍在石阶上敲着平平仄仄的调子,恍惚是时光在梅子雨时节写下的长短句,年年梅子雨,梅子雨时节品茶听雨,
品茶听雨静心扉。

发表于 6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小白兔早上好!拜读欣赏佳作!
 楼主| 发表于 6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红桔子 发表于 2025-6-26 09:21
小白兔早上好!拜读欣赏佳作!

谢谢桔子欣赏,上午好
发表于 6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想起这首,
雨打芭蕉声声急,
茶香飘逸入心脾。
闲来无事听风雨,
一杯清茶悟禅机。
发表于 6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佳作,问候林版。
 楼主| 发表于 5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红桔子 发表于 2025-6-26 09:32
想起这首,
雨打芭蕉声声急,
茶香飘逸入心脾。

桔子早上好
 楼主| 发表于 5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醉梦无痕 发表于 2025-6-26 11:07
欣赏佳作,问候林版。

谢谢无痕欣赏,早上好
发表于 5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小白兔早上好!
发表于 5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东方林海 发表于 2025-6-27 07:31
谢谢无痕欣赏,早上好

柳版别客气。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品读家园论坛 ( 鄂ICP备19005928号 )

GMT+8, 2025-7-2 19:20 , Processed in 0.125000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01-2025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