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9|回复: 6

【每日一油】修理搓板 (油韵旧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9-29 10:40: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修理搓板
洗衣搓板牙子宽,师傅修理用刀剜。
沟槽刮深牙子锐,留下满地木屑圈。



    现在家里洗衣服都用洗衣机,省力又快捷,一按电钮,就都不用管了,只等洗净晾晒,甚至还有烘干机。这在几十年前,想都想不到。在那时,洗衣服可是家务劳动中很费力气的苦活计。最早洗衣服,是用一种植物叫皂角的荚熬水,用这皂角水先把衣服泡透,再用棒槌把衣服放在大石板上捶打。皂角水可以除污渍,就相当于现在的洗衣液。

    后来人们发明了搓板儿,这是一块两厘米厚,二十多厘米宽,六十多厘米长的木板,用刀子刮出近一厘米深的沟槽子,足足有二三十条。把搓板儿斜放在洗衣服的大木盆中,再把浸透皂角水的衣服,放在搓板儿上,用双手攥着,上下揉搓,这比用棒槌击打省力得多,而且还洗得干净,所以搓板儿就成为各家必备的洗衣工具。那时,各地庙会上都有专卖搓板儿的摊商。走街串巷挑担子卖锅碗瓢盆的也兼卖搓板儿,价格也不贵。

    木质的搓板儿使用时间一长,沟槽的木牙子就会被磨平、磨圆,脏衣服在上面打滑,使不上力,衣服也就洗不干净了。那时候一般的老百姓都很贫穷,日常生活十分节俭,能修复的绝舍不得扔,于是修搓板儿这一行儿应运而生。

    干这一行儿的家伙什儿很简单,一条长凳,一个布口袋,里面放着几种型号的半圆形刮刀,有的还放几块木板备用。他们肩扛木凳,身背布袋,走街串巷,一进胡同里,就扯开嗓子大声吆喝:“修理——搓板儿!”前两个字悠长,拖半天腔,后几个字短脆。我们这些在家门口玩儿的孩子,都会跟在后面起哄,他喊“修理——”拖长声时,我们就一块喊“搓板儿!”半条胡同好不热闹。

    当有老太太或小媳妇儿拿出搓板儿修理时,他接过来夹在两腿间,用刮刀把沟槽挨着个儿刮一遍,磨圆的地方又有了棱角,木屑滚落一地,整旧如新,按讲好的价钱收费。

    木板儿也就两厘米厚,修理过几次后变得很薄,实在不能用,只能换新的。修搓板儿的包里带有木板儿,按顾客要求,可以重新起槽儿,做新的。刮新搓板儿不仅费力,而且要量好尺寸,沟槽的宽窄、距离都要均等,这可是个技术活儿,修搓板儿的都会干。做搓板儿的木料质地要结实,用起来硬中有柔。现在有用硬塑料制成的搓板儿,只有硬度,没有柔性,搓洗衣服时,好像在用坚硬的牙齿咬衣服,这样衣服也会磨损得快一些。


  如今洗衣机已成各家的生活必备品,但搓板儿并非完全无用。我家就还保留着它,放在洗衣间里,用它随手洗一些小件的东西很方便,比如洗抹布、洗擦手毛巾等小物件儿,抹上肥皂,在搓板儿上揉搓几下,比洗衣机洗得还干净,而且节水、节电。当然,洗大件的床单、窗帘、外衣等,还是洗衣机功劳大,能让人省大力气啊!

    随着社会发展,物质越来越丰富,搓板用处不大了,(有的家里还有另外一种用途,我不说您也一定知道。)就是家里有搓衣板儿的,也是用旧了就扔,换新的,这个行业自然也就消失了。


修理搓板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发表于 2025-9-29 14:26:49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哥下午好!满满的回忆啊!
发表于 2025-9-29 14:27:11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搓衣板都很难见到了
发表于 2025-9-29 14:30:07 | 显示全部楼层
留下满地木屑圈
助理搓板手工旋
工匠师傅很辛苦
为民服务串街巷
 楼主| 发表于 2025-9-29 16:28:56 | 显示全部楼层
红桔子 发表于 2025-9-29 14:26
老哥下午好!满满的回忆啊!

是啊,这都是过去的事啦。
 楼主| 发表于 2025-9-29 16:30:03 | 显示全部楼层
红桔子 发表于 2025-9-29 14:27
现在搓衣板都很难见到了

现在,偶尔见到的也大多是硬塑料的啦。
 楼主| 发表于 2025-9-29 16:35:11 | 显示全部楼层
红桔子 发表于 2025-9-29 14:30
留下满地木屑圈
助理搓板手工旋
工匠师傅很辛苦

为民服务串街巷,
免得人们满街逛。
送到门前真方便,
堪称行业好榜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品读家园论坛 ( 鄂ICP备19005928号 )

GMT+8, 2025-10-25 23:39 , Processed in 0.062500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01-2025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