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辑
墨染体坛
第二届城运会述评
不是吃败仗
而是打胜仗
--城运会启示录之一
尽管河北唐山体育中心的第二届全国城市运动会火炬已熄灭半月余,好些人还议论不休:广州市没能保住金牌、奖牌、总分三项第一,是不是吃败仗?
前天晚上,花园酒店国际会议中心盛况空前,广州市政府为参加第二届城运会的市体育代表团举行盛大的庆功大会。市委副书记张汉青、市长黎子流、市顾委主任肖鸣、市人大主任赖竹岩等十多位市领导同志出席,市政府作出了关于为体育代表团优胜运动队及人员授奖的决定,张汉青、黎子流和石安海常务副市长为立功运动队和运动员、教练员、工作人员颁发立功证书和奖状。黎子流市长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开宗明义地说:“我市体育健儿在本届城运会不是吃败仗,而是打胜仗,是超额完成了任务的。”
笔者并非是领导讲了话,定了调,就赞扬广州体育代表团的成绩和胜利。作为直接参加了城运会备战的一员,笔者亲自经历了一年多来集训苦练以至拼搏决战的不寻常的日子,深切感受到,广州在本届城运会上是胜利者,不是失败者!
记得去年底,广州市政府考虑到本届城运会由于参赛单位大增,竞争更为剧烈,而广州市适龄参赛的运动员无一人具绝对优势(运动成绩列同年龄组之冠)的情况,对广州代表团只提出进入前六名的要求。经过今年3至6月的预赛,广州市运动成绩比预想要好一些,广州代表团决心为广州人民争光,主动提出确保前三名的高指标。最后经过顽强拼搏,取得了金牌第三,奖牌和总分第二的好成绩,保持了前三名的优势,这种敢于进取、力争上游的精神,首先就是胜利者的姿态。
广州市体育健儿在本届城运会的运动成绩是良好的。可具体测量成绩的田径、游泳、举重、射击等四个大项目,广州运动员在决赛中有一半以上成绩超过自己原来的最高纪录,还有三分之一的人达到自己的正常水平。柔道、击剑、摔跤等队都超额完成参赛指标。足球则夺得了这枚影响最大、分量最重的金牌。男子羽毛球队被公认为实力最强。从代表团总体实力说,广州金牌数(13枚)仅比居第二位的武汉少1枚;广州奖牌数(41枚)比居第三位的大连(28枚)、总分数(459分)比居第三位的武汉(321分)拉开差距较大,保持了第二的优势。广州体育健儿在城运会决赛中团结一致、顽强拼搏的精神风貌也是受到称道的,因而获得大会颁发的体育道德风尚奖。能赢得此项殊荣的代表团也是为数不多的。运动成绩好、精神风貌好,充分表明广州体育健儿在本届城运会确是打了胜仗。
广州在本届城运会运动成绩不如沈阳,被沈阳夺得金牌、奖牌、总分三项第一,取代了广州在上届城运会的地位。这是事实但这只能说明竞技体育的诱人魅力,而不足以证明广州吃败仗竞技体育的最大特点或者说本质特征就是竞争性强,你追我赶,从而体现“更高、更快、更强”的奥林匹克精神。上届城运会广州取得“三个第一”后,树大招风,成了众矢之的,人家都来分析研究,设法追赶。沈阳便是这样。他们在1983年第五届全运会后,就针对差距狠抓后备人才培训,兴建体育中心,改革教练体制,实施科学训练,结果狠抓几年,1989年第二届全国青少年运动会初见成效,以沈阳、大连青少年为主的辽宁体育代表团赢得金牌、奖牌、总分三个第一,取代了第一届青运会广东的地位。在这样良好的基础上继续下苦功夫,沈阳在本届城运会赶过广州自然不足为奇。广州代表团的城运会决赛总结中有一句话:“广州在本届城运会也是进步不小,不过进步幅度不如沈阳,被人家超过了,这倒可以促使我们更清醒地看到自己的薄弱环节,加速努力赶上去,进一步提高广州竞技体育水平。”笔者认为这种看法是很符合唯物辩证法的。
笔者还认为:胜与负、得与失一类的结论,不能轻易地得出,必须经过深入考察,对各方面进行评估,方能找出答案。对社会、经济、文化问题是这样,体育问题也是这样。体育竞赛本身的胜负是不难分出的,但对一个城市乃至一个省份、一个国家的体育工作,包括参加大型综合性运动会的效果在内,就不能单凭运动成绩直觉界定胜负界限了,而要综合考虑人种条件、地方传统习俗、体育设施基础、群众的体育价值观、运动竞技成绩变化及体育人才成长规律等方能下结论。像城运会这样的青少年体育比赛,主要目标是发现人才苗子,挑选加以深植,而不是单纯看重运动成绩,一味追求金牌。不然就会导致瞒骗年龄以大打小有之,伪造户籍租兵借马有之,弄虚作假君子协定有之,就会把城运会竞赛引到邪路上去。所以,国家体委特别规定城运会组委会不公布各代表团金牌数和总分数,就是为了促使各城市不为一役城运成绩耿耿于怀,而是拓展眼界着眼长远,着力发掘人才,精心培养人才,尽力保护人才。这种改革,不是对传统的体育竞赛胜负观的一种有力冲击吗?
当然,本届城运会也暴露了广州竞技体育的薄弱环节,特别是强项不强、尖子不尖、后备人才苗子缺乏等向题,已成为影响广州市体育运动水平提高的严重矛盾,也是广州市在本届城运会成绩不如沈阳的重要原因。对此,笔者还将在下文中加以分析评述。
原载《珠江体育报》1991年10月25日第一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