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972|回复: 3

老赵留文(九十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2-3 21:55: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第三辑

记录改革

广州经济亮点



广州“一汽”不断前进

现代大都市,出门要乘车,城市公共交通作为经济、政治、文化等活动的联系纽带,是城市社会经济活动的动脉,是城市重要的基础设施。公共交通好不好,顺畅不顺畅,发达不发达,关乎城市形象,关乎居民生计,关乎社会文明程度,关于经济发展前景。
广州市第一公共汽车公司成立于1952年。现有营运车辆1500 多辆,线路(含夜班线)82条,线路长度近1000公里,日平均运载乘客近 170万人次,占全市10家公交企业客运量的39%广州市的公共交通和城市发展能有今天的繁荣和生机勃勃,“一汽”功不可没。

领导班子迎难改革前进

“一汽”公司是广州市最早的国有城市公交企业,后来经历了分出“二汽”、“三汽”公司的体制改革,营运业务上经济效益较好的郊县线路拨给“二汽”,专线部分划拨给“三汽”经营,随后划出的还有“新德巴士”、“珍宝巴士”和“马会巴士”等。“一汽”主要经营月票通用线路,夜班车也全部由“一汽”经营,是广州市承担社会公益性任务最重的公交企业。
目前“一汽”经营的月票线,占该公司总线路的69%,占全市月票线路的90%。上下班高峰期,70%以上是月票乘客。月票价格与保本票价严重偏离,夜班车线收入也是微乎其微。市政府每年给予“一汽”2000多万元的财政补贴,远不足以弥补月票、夜班车线的亏损。
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不少线路新开,或延伸、调整,“一汽”经营的多是老城区的老线网,线路较短,不能直达城市周边的新开区域,而且又不允许作太多变动,严重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
"一汽”领导班子并没有被压倒,他们转变观念,克服“等、靠、要”思想,加大企业内部改革力度,强化管理,挖潜创收,减员增效,加强成本控制,划细核算,落实责任,紧缩开支,减少亏损。成效是显著的:
1999年公司营运收入首次突破4亿元,比1998 年增长8.26%,而亏损比 1998年减少25.08%。
2000年虽然油料价格飚升,成本大幅上涨,企业资金紧缺,困难重重,即使如此,营运收入再创4.5亿元,在1998年减亏基础上再减亏50.18%。
1995 年至今,更新购置了330台车辆;改造了部分站场,为乘客提供舒适的乘搭环境;大力弘扬“友爱在车厢,真诚为乘客”的职业精神,开展“树一汽新形象”活动,不断完善服务软件和硬件,在竞争中以服务取胜,把为乘客提供优质服务与创造企业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一致,塑城市公交企业新形象。
在改革中,老国有企业遇到的难题是冗员多,包袱重。公司领导班子决心轻装前进,建立优胜劣汰的用工机制,增强企业活力,适应市场竞争。进行劳动力结构优化调整,涉及面广,并触及到部分职工的切身利益。从公司到基层,大力抓好宣传教育这一重要环节,使职工明白:政府包企业,企业吃政府的大锅饭,职工吃企业的大锅饭已不能再存在;企业要在市场竞争中生存发展,必须根据生产需要决定各个时期的用工,帮助职工转变择业观念。大多数职工从不接受到理解。在工作中,公司领导班子成员认真掌握政策,坚持公开、公正、班子集体讨论的原则,妥善地与部分合同期满的职工终止合同,并有序地分配安置了下岗人员,使劳动力结构优化调整工作得以顺利进行。一、三汽分家后,“一汽”实行减员增效,至今减员1600多人,人车比例(含夜班车)由1995年的1:7.46到 2001年的1:4.93,无出现职工集体上访,实现“无震荡分流”。1999年获省总工会颁发的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状。

共产党员模范带头前进

“一汽”七分公司5路线是广州公共交通行业一面旗帜。15年前,“友爱在车厢,真诚为乘客”活动就是在这里由共产党员自发发起的,后来延伸到全行业,各行各业也纷纷仿效,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应,为广州市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1999年7月1日,5路线9位共产党员在全市公交行业率先佩戴有党员身份标志的胸牌证上岗,自觉接受群众和乘客监督。有人问:“会不会不好意思?”“是不是做表面文章?”5路线的党员们说,我们亮出党员身份工作,不会不好意思,不是哗众取宠,而是给自己加压,时刻记住是一个共产党员,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时时、事事、处处起模范带头作用。
去年4月5日下午,一位外地女乘客提着两大袋行李在黄沙5路线总站上车,投了一元钱就往里走。司机陈婉琴发现后,很有礼貌地请她多买一张行李票。女乘客极不情愿地再投了一元,但心有不忿,一路上用粗言秽语骂不停。陈婉琴强忍着,始终没还口,直到女乘客骂累了,才耐心向她解释行李票的规定。此举令在场的乘客大为感动,一名广铁集团的职工来信说:“从女司机佩戴的胸卡上,我知道她是一名共产党员。从她对待无理取闹的乘客的态度上,我知道了什么是一名共产党员的品质和气量”。
在5路线,由于党员们严格要求自己,没有一位党员收到乘客的投诉。线路的员工都以党员为榜样,不断提高服务质量。一位非党员司机,一次被乘客辱骂后,一直没有还口,他回到总站后对大家说:“如果不是向党员学习,我真没有那样的忍耐和修养。”
党员的行为既教育了线路员工,同时也教育了乘客。在5路线,只要是党员司机开广播器动员乘客让座,马上会有人响应,甚至会有多人同时站起来让座。      
一次,一位浑身很脏的老人也许是由于太渴,上车后捧起驾驶室旁用来清洁卫生、给发动机加水的水瓶就喝。女司机、共产党员刘月琼见状立即制止了他,毫不犹豫地取出自己的水杯给老人喝。此举感动了所有乘客,都说,不是共产党员,谁能做到这一点。
在黄沙,有一位盲人欲过马路,由于车流量大,他久久也无法走过去。党员司机张凤仪见状,立即过去搀扶。盲人过马路后连声感谢。一路人看见张凤仪佩戴的胸卡后,告诉盲人:“扶您过马路是一位共产党员。”盲人一听大声说:“共产党真好!共产党员真好!”
5路线共产党员的行动,有力地促进了全线的职业道德建设。党员胸前佩戴的胸卡,成为了乘客信得过的标志。乘客们说:“坐上党员开的车,我们一百个放心,一千个放心。”

劳动模范推动集体前进

“一汽”不仅有一支“特别能战斗”的党员队伍,同是也有一个名符其实的劳模集体。当中有全国劳模邵焕媛、吴凤齐、罗惠芬,部省级劳模潘永梅、张凤仪、刘秀娟、邓保文,市级劳模何丽玉、何伟、彭锦润,历年来还产生过5名省先进劳动者(享受省级劳模待遇)。
罗惠芬,“一汽”五分公司23路线739号车驾驶员。她1970年参加公交工作,敬业爱岗,勤奋踏实,无私奉献,以优质服务赢得各方赞扬。她哥哥在深圳一家公司当经理,多次邀她到深圳去为他开车,工作舒服,收入丰厚,比在公交行业好得多,但她婉言谢绝了。她说:“当一名公交驾驶员的确很辛苦,但这是为广州的城市发展、市民的安居乐业作贡献,这是金钱所换不到的,我感到很光荣,也很满足。”
一上到罗惠芬的车,就会看到她温柔的微笑,好似一缕阳光从打开的车窗泻下来。车上装了录音报话器,可她总要再口述一遍,免得有些乘客搭错车。遇到外乘客问路,她更是格外细心回答。下雨天,雨水淋湿了座位,她就把座位擦干净。她的车开得稳稳当当,30多年中从未发生过一次重大交通事故。
广州纤维厂一位腿部伤残的女工,常拄着拐杖乘23路车到华侨医院看病。罗惠芬每次遇上这位大姐,总是把车停好,下去扶她上车,并请乘客为她让座,还特意送她到厂门前停。这位大姐感动地说:“谢谢你让我感受到社会主义社会大家庭的温暖!”
3路线从市区的东山到西关的如意坊,是广州最复杂繁忙的交通线之一。吴凤齐在这条线上做过22 年乘务员。
“老广州”一定还记得:当年广州市只有“一汽”和一家电车公司,挤车简直是“阵地抢争战”。吴凤齐每天在这种“战火纷飞”中奔忙。她扶老人上车,请人给孕妇让座,帮人代管小孩,总之只要乘客需要什么,她就去做什么。有一次,有个乘客说吴凤齐冤枉他没买票,蛮横地掴了她一巴掌,她噙着眼泪没还手。一位乘客心疼她,给“一汽”公司悄悄打了电话。领导见她太老实,想给她换岗。吴凤齐憨厚地摇摇头,说:“还是让我做乘务员吧!”
吴凤齐的真诚得到了同样真诚的回报:炎炎夏日,有乘客等上老半天,就为乘坐她的车;热心的老太太专门给她带来冰冻荔枝、汽水,细心的医生给她捎来喉片。坚强的吴凤齐哭泣了:“就为这,我无怨无悔。”
在共产党员和劳动模范的带动下,“一汽”公司“友爱在车厢,真诚为乘客”没有成为一句空话,而是真正形成了良好的氛围,各条线路上好人好事层出不穷。
13路线曾有一位年迈的乘客,是个印尼归侨,小儿麻痹症使他失去了行走能力,只能依靠轮椅来维持简单的自理。于是车队·314.决定要承担起对这位老人照顾的任务。老人乘车,他们就连人带轮椅一块搬上公交车上:老人在家,他们就在工作之余上门定期服务。司机老李是理发高手,老人的头发就包在他身上;电风扇不转了,线长老陈凭着年轻时学的电工知识上门修理;老人要到洗手间方便,年仅25岁的司机小唐没有丝毫犹豫抱起老人来到洗手间,并为老人脱下裤子,将老人放在座厕上。这样的悉心照顾整整维持了5年。前不久,《广州日报》收到了老人满怀感情的感谢信。记者去采访时,老人已经在前一天晚上去世了。
去年8月5日上午9时许,司机李锦鹏驾133路线在时代广场站停车上落客时,站上一名身穿蓝衬衣黑裤的20多岁外地男子,看准坐在车上靠窗口右前排的一位女乘客,突然冲到车门旁,纵身一跃,闪电般将女乘客的金项链扯下,拔腿就跑。女事主被突如其来的偷袭吓得大惊失色,“啊”地一声大叫。李锦鹏回头一看,歹徒已冲过马路,正越过中心护栏逃跑。李司机马上冲下驾驶室,翻身越过护栏,穷追歹徒,在新疆大酒店前将歹徒截住,经过一场搏斗,将歹徒制服,扭送派出所。
这样的事还有很多,这里摘录几条《广州日报》等报刊上有关报道的新闻标题:
乘客被抢耳环,(一汽)司机英勇擒贼;
13路司机大佬温暖多少盲人心;
一汽三分公司员工急失主所急,陆小姐20万巨款失而复得:
乘客猝死在车上,“一汽”援手办后事;
傻佬发疯强吻女乘客,“一汽”司机英勇救助被打头破血流。

在"一汽”员工看来,这样做都是尽本分。
正因为有了这种风范,“一汽”才能不断前进!

原载《广州质量》2001年第3期

发表于 2025-2-4 10:17:29 | 显示全部楼层
了解一气的发展,领导班子迎难改革前进
发表于 2025-2-4 10:55:33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佳作,问候老赵。
发表于 2025-2-4 15:16:23 | 显示全部楼层
人车合一;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品读家园论坛 ( 鄂ICP备19005928号 )

GMT+8, 2025-7-13 15:27 , Processed in 0.062500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01-2025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