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77|回复: 2

老赵留文(一百三十九)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3-18 22:37: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第四辑

描述世界

巴黎的印象



巴黎的启示

一友人读了我的《巴黎的印象》手稿后,问道:“老赵,你为什么要用这么长篇的文字来介绍巴黎呢?”其实,我在文前题记中已经表明了写作旨意,但看来还是有必要再写一篇《巴黎的启示》之类的文字来进一步阐述之。
尽管这组游记兼随笔的文字,先后各篇在风格和技法上不尽一致,但都是从文化层面上介绍巴黎的城市建设及给予我们的启迪。虽然中华民族有五千年源远流长、光辉灿烂的文化,曾给世界东方乃至全人类文化的发展以广泛深刻的影响,这是足以值是我们永远引以为自豪的。然而,我们要认识,中华文化是世界文化中非常重要、极富特色的一支,中西文化各有所长。我们拥有许多胜过西方的东西,也有许多不及西方的东西。就以建筑、雕刻和绘画艺术来说,虽然我们的传统艺术巧夺天工,精美绝伦,但只要我们了解砖木建筑与巨石建筑要求的差异,只要了解到刘海粟先生几十年前办杭州美专在我国首次使用人体写生遭到当局查封这个事实,就容易明白我们的缺陷所在。文化需要交流,封闭的文化群体再富有想象力,也会落后、萎缩。“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这一定义只具有相对意义。我们要正视文艺复兴以来西方文化艺术占据世界文化大潮这一史实,正视许多西方文化艺术品种已成为世界性文化艺术品种这一现实。只搞民族艺术,可以“打遍天下无敌手”,但难以立于世界文化之林,也难以从总体上树立开化、文明的民族形象。热衷于将贫困、愚昧、落后的所谓“民族文化”展示于人,更会人为地恶化我们的民族形象。而只搞西方文化艺术形式,丢掉中华传统文化艺术,就会失去我们的民族传统。我们应该继续扩大和深化中西文化交流,在交流中取其精华、弃其糟粕,融汇中西,以资创造。一面努力将源于世界、通行世界的文化艺术品种搞上去。一面继续发展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艺术,并将我们的若干民族文化艺术品种向海外推广普及,努力使之成为世界性的文化艺术品种。
作为精神建设成果的文化,需要物化和载体,文化最宏伟的物化与体现形式是建筑。建筑作为艺术和科技的结晶,是人类历史最显著的标志。建筑作为人类最重要的生存空间,给人的生活方式以最重要的影响。建筑是城市的主体,建筑的文化品位决定着城市的文化品位。建筑没有艺术,城市也就没有了文化。一座城市特别是大城市,一定要有一些称得上世界建筑史上纪念碑式的建筑,任何一座投资较高、规模较大、位置显要的建筑,一定要千方百计搞成艺术构建。一座杰出的建筑是一座传世的丰碑,一座拙劣的建筑将留下世代耻辱。在钢筋水泥建设时代,尤其是要防止滥用现代技术和材料给予的空前的自由,防止无文化品位或低文化品位建设的泛滥,要坚持建筑功用性和艺术性的统一。千篇一律的积木式建筑,会使城市成为没文化特色的城市;在古建筑集中的城区乱插现代风格的建筑,会破坏城市风格的和谐统一;使人们引以为自豪的壮观气派的立交桥,也在消灭着通衢大道的平阔视野。这些是人人皆知的常理,也是比比皆是的常错。建筑文化品位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建筑规划,设计者的文化修养,也需要文化艺术界的关照与参与。巴黎那样的城市规划和建设,仍引起雨果等历代文化艺术巨匠的强烈抨击。不少大中城市都建了很高的电视发射塔,其价值大都限于功用,而上海搞了一个“东方明珠”,赋予建筑物以文化含量,使之成为一处文化景观。这值得搞城市建筑的人们借鉴。
文化艺术的实质、价值和活力在于创造。要创造就难免有失误,要杂交就难免产杂种,要立异就难免出怪物。我们要有兼容并包的气概。一切法律、政策要保护和鼓励动机严肃的创造。一切文化艺术法则也只是创造的基础,最重要的不是使创造出的每一件作品都成为优秀作品,而是鼓励每一件作品的创造精神。有了创造精神,文化艺术事业就充满生机和活力;抑制了创造精神,文化艺术事业就没有了希望。创造过程需要管理和引导,但只有经过对创造出来的东西进行深透分析才能进行正确引导。文化艺术的胎儿要生出来再研究,而不要打胎流产。要相信文化艺术创造的本质和主流是进步、上升和发展。只要不违反“四项基本原则”,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邓小平同志这一原则思想,同样适用于文化艺术事业。我们应该怎样进一步完善法规以保护创造?应该怎么破除保守之气以扶持创造?应该搞一些什么场所来收集展示创造?这些都是应该加以解决的事情。
文化是世世代代的积累。文化艺术只可反传统,不可无传统。昨天的积累,时及今天;今天的积累,利及明天。做一些文化积累的事情历来是恩泽后世的功德。文化积累要以历史、以文化为标准,在一定意义上应是超阶级、超职业、超等级、超国籍的,凡在历史上、文化上占有重要位置的就要留下来,不必是领袖、不必是英雄、不必是完人。留下岳飞供万世敬仰,留有秦桧受万世唾骂,都是历史财富,都可以成为好的教育。一座城市,特别是新兴城市,更应该重视文化积累,逐步增强城市的文化底蕴和文化氛围。巴黎文化艺术精品富甲世界,就是来自世代不断的创作和积累,其积累狂热甚至导致掠夺和罪恶。望着卢浮宫40万件世界奇珍,想想那样只顾姦淫妇女、搜掠钱财的“战胜者”和敦煌、圆明园的悲惨故事以及时至今日多如牛毛的文物盗贼,怎不令人生发历史的感叹!概观巴黎,宗教文化、贵族文化、富豪文化、学院文化、商业文化、乞丐文化、色情文化等等,组成庞杂的文化生态群落。平心而论,从总体上看,巴黎高雅和健康文化还是上居主流地位。不然,巴黎建设和巴黎文明从何而来?巴黎文化给我们一条重要启示就是:文·476.化不但靠管理,更要靠建设;不但要强制,更要靠熏陶。巴黎高雅、健康文化的主流地位,是由高雅、健康文化建设的数量、规模和庸俗、色情文化的比较优势而决定的。与规模宏大、数量众多、内容丰富、魅力无穷的高雅文化艺术建设相比,巴黎的红灯街显得简陋、寒伧,大有门前冷落车马稀之感。这也印证了“精神文明重在建设”的方针是多么的正确,问题在于贯彻落实。由于市场规律调节的盲目性,目前我国文化艺术业在相当大的范围受追逐利润的驱使,文化艺术的档次在很大程度上受素质不高的文化消费群的牵制。奢侈文化、庸俗文化、色情文化导致了金钱急速膨胀,将社会公益性文化抛入贫困,将高雅文化艺术抛入冷落。任之发展下去,不仅主文化的比较优势和主导地位丧失殆尽,而且将导致主文化的的扭曲、瓦解和堕落。在市场经济社会初期,在文化消费形式急剧多样化的年代,在文化交流存在鱼龙混杂的环境中,在人们文化素质还不够高的基础上,一定要通过国家干预和调节,扼制奢侈文化、庸俗文化、色情文化泛滥,大力加强高雅文化设施建设,丰富高雅文化创作和活动,切实保证和加强高雅文化的优势和主导地位,使高雅文化形成全社会的氛围、风范和时尚。
巴黎不是天堂,也不是我们的家园。我写《巴黎的启示》,既不是对“欧洲文化中心论”的皈依,也不是数道中华民族的“世界之最”,只是想通过对中西文化建设的观照,汲取有益于我们的经验教训。文化靠创造,文化靠积累,文化靠教育,文化靠传播,文化靠熏陶。单是文化部门的文化工作远不足完整意义上的文化,文化是全社会的共同构建。怎样组织大文化工作网络,促进全社会文化的构建,是巴黎之行后我经常思索的一个课题。

本组散文写作于1996年5月,同年7月至10月间在《广州卫生报》连载。而后曾被《广东旅游》、《美食导报》、《周末文化大观》、《广东建设报》、《中国建设报》、《广州·党的生报》、《羊城晚报》等报刊单篇刊载

发表于 2025-3-19 11:13:32 | 显示全部楼层
巴黎的启示,拜读了
发表于 2025-3-19 20:18:20 | 显示全部楼层
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品读家园论坛 ( 鄂ICP备19005928号 )

GMT+8, 2025-7-5 19:30 , Processed in 0.062500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01-2025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