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3|回复: 8

李煜和他的春花秋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3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李煜和他的春花秋月
文/林海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这首词出自五代十国时期李煜在被毒死前夕所作的词《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李煜当国君时,日日纵情声色,不理朝政,枉杀谏臣。透过此诗句,不难看出,这位从威赫的国君沦为阶下囚的南唐后主,此时此刻的心中有的不只是悲苦愤慨,多少也有悔恨之意。全词以明净、凝练、优美、清新的语言,运用比喻、对比、设问等多种修辞手法,高度地概括和淋漓尽致地表达了诗人的真情实感。
    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一批民国时期拍摄的被禁放的电影开始解禁,如赵丹主演的《十字街头》,上官云珠主演的《一江春水向东流》,还有由赵丹、黄宗英、孙道临、上官云珠、李天济等主演的《乌鸦与麻雀》等等陆续走进我们的文化生活。这些影片基本都是上海海燕电影制片厂出品的。让我记忆最深刻的便是上官云珠主演的《一江春水向东流》,开片以黑白画面展现了民国时期军阀混战、难民逃荒的历史画面,在烟雾弥漫的尘埃飞扬中一个画外音在独白:“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那时我才十四岁,又没上过学,自然也就不认识字,更不知道历史。只是听有文化的大人们看完电影后议论着李煜的《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当时我虽然还是文盲,依然觉得很震撼。这是我第一次认识了中国古典诗词。如今我已近古稀,还经常想起这事。李煜是一个失败的皇帝,却毫无疑问是一个伟大的词人。
    时间倒退到一千年前的眸个晚上,那是一个没有星月的夜晚,或者,纵有星月,唐后主李煜也无力观看了。囚居的小楼里,烛影摇红,将他瘦长的身影投在冰冷的墙壁上,晃晃悠悠,像一个无所依归的鬼魂。他提起笔,于是,那纠缠了他不知多少时日的、关于“了”与“未了”的诘问,便如一滴浓得化不开的墨,沉沉地坠落在纸上,晕开了一个王朝的终局。
    “春花秋月何时了?”这首词的首句,便问得好像全无道理,却又凄恻得惊心动魄。春花与秋月,是人世间最寻常、也最恒久的良辰美景,是骚人墨客吟咏不尽的永恒诗题。人们总盼着好景常在,他却厌烦地追问,它们何时才能有个终了。这并非哲人对永恒的超然探询,而是一个心死之人,对一切美好事物的倦怠与拒斥。过往的欢愉,于今都成了刺心的对比;未来的岁月,则是一片望不到头的、灰蒙蒙的苦刑。他活得太明白了,明白到只觉“往事知多少”。那三千里地山河,凤阁龙楼,玉树琼枝,都已成了昨夜之梦,一触即碎。他知道得太多,而这“知”,便是他痛苦的根源。
    于是,他的思绪便不由自主地,被那料峭的春风,牵引着,回到了他拼尽全力想要遗忘的故国。风,还是旧时的风,吹过金陵的台城柳,吹皱秦淮河的绿水,如今,又吹进了这异国囚居的小楼,带着嘲弄似的寒意。他猛地一颤,一个清醒的、冷酷的声音在心底响起:“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一个“又”字,道尽了岁月的迁延与重复,也道尽了他对这重复的惊惧。那风是新的,而他的悲哀,却是旧的,且日复一日地累积着。他不敢回首,却又不能不回首。在每一个月明如水的夜晚,那沦陷的故国,便像一个巨大的、沉默的幽灵,矗立在他的脑海里,那么清晰,又那么遥远。雕栏玉砌应该还在吧?只是,只是曾经在雕栏边、砌砖下流连的人,那“春殿嫔娥鱼贯列”的繁华主角,早已朱颜改换,成了苍老的、憔悴的囚徒。
    这“朱颜”二字,实在用得奇崛而沉痛。它何尝仅指旧日宫娥的红润面庞?那宫苑的色泽,那江山的容貌,乃至他那颗曾浸满风月的心,不都一同黯淡、一同老去了么?物是而人非,这最朴素的人世感慨,被他用最凄艳的笔触写出,便有了锥心刺骨的力量。
    词写到这里,愁思已如乱麻,层层裹紧,几乎要透不过气来。他于是掷开那具体而微的追忆,仰面向着冥冥中的主宰,或者只是向着这无情的虚空,发出了一声石破天惊的浩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这已不再是泪,不再是泣,而是将整个生命都化开,融成的一江浩荡的愁流。愁有了形态,是绵长不绝的;有了体量,是深旷无垠的;有了动感,是滔滔滚滚、永无止息的。南国的春水,因了雨量的丰沛,总是饱满而湍急的。他的愁,也正是这样,不是枯涧的细流,而是满涨的、带着整个故国土壤气息的春水,承载着太多的记忆与悲恸,无力地、却又执拗地,向着灭亡的方向奔去。这“东流”二字,既是地理的方向,也是历史的宿命,更是他无法挽回、无法抗拒的生命的终途。
    又时我总在想,那一夜,当宋太宗赵光义读到这首新词,看到这“一江春水”的比喻时,心中作何感想。他或许会冷笑,笑这亡国之君的懦弱与不识时务;或许会有一丝愠怒,恼恨他竟还敢怀念故国。但他真的读懂了那愁么?他读不懂的。一个胜利的帝王,如何能懂得一个失败的帝王词人,那浸透了艺术与悲悯的灵魂,是怎样在现实的铁壁上撞得粉碎。于是,那牵机药便成了最直白、最粗暴的句读,为李煜的人生,也为这首词,画上了一个仓促而血腥的终止符。
    唐后主李煜终究是死了,死得那样不堪。可他那“一江春水”般的愁绪,却冲决了时间的堤坝,流过了宋、元、明、清,一直流到今天,流到每一个在静夜里感到孤独与失落的心里。我们为何还要读李煜?或许,正是因为他将这人生的、宇宙的、无可奈何的悲哀,说得那样坦白,又那样美。他不是一个合格的皇帝,却毫无疑问是一个最真诚的伟大诗人。他以他的血泪,将个人的悲剧,升华成了普世的哀歌。那彻骨的寒,与极致的美,交织在一起,让我们在颤栗中,也仿佛洗净了自己心底的哀愁。
    千年之后,春水依旧东流。每当我们吟起那最后的句子,便仿佛能看到,在那幽暗的历史深处,一个白衣胜雪的背影,正将他无尽的悲哀,化作这天地间永不停歇的、呜咽的哀歌。
发表于 3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佳作,问好小白兔
发表于 3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祝您中秋快乐全家幸福美满
发表于 3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高超之作,点赞👍
 楼主| 发表于 3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红桔子 发表于 2025-10-6 10:19
欣赏佳作,问好小白兔

谢谢桔子欣赏,问好。
 楼主| 发表于 3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红桔子 发表于 2025-10-6 10:20
祝您中秋快乐全家幸福美满

祝红桔子及全家中秋节快乐!
 楼主| 发表于 3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红桔子 发表于 2025-10-6 10:22
高超之作,点赞👍

桔子过誉了。
发表于 3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红桔子 发表于 2025-10-6 10:19
欣赏佳作,问好小白兔

祝林版中秋快乐!
发表于 3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东方林海 发表于 2025-10-6 10:54
祝红桔子及全家中秋节快乐!

谢谢小白兔,同欢同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品读家园论坛 ( 鄂ICP备19005928号 )

GMT+8, 2025-10-9 23:19 , Processed in 0.109375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01-2025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