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21|回复: 3

箫鼓鸣兮发棹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7-5 06:09: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孔子是不语怪力乱神,其实还要加上一个------“死”,孔子也是不谈死的,虽然也深知时光飞逝逝者如斯夫但终生汲汲于礼乐制度的建立,公而忘私,不,公而忘死。在儒家看来人的道德的重要性远高于死亡朝闻道夕死可矣在先秦时期墨家法家等其他学派的著作中也很少谈及人的生死都致力于强国富民的现实目标对于人的死亡这个课题并不去多想

《诗经》(当然是经过了孔子的处理)也是不谈死的。雅诗中真正值得称道的是一些政治讽喻诗,作者大多是王公贵族,有一定的社会地位,算是非富即贵。他们感于国势衰微,奸佞当道,黎民疾苦或自身命运多舛,无力改变现实,遂发而为诗,比较优秀的能超越个人磨难,而上升到对国家命运的思考,当然无论如何,诗中并不触及生命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终极问题,最多不过是“我瞻四方,蹙蹙靡所骋。”身在楚国的屈原也很少谈到死,《天问》是在放逐期间参观楚国先王宗庙和公卿祠堂之后创作的,这里却谈到了死亡。“夜光何德,死则又育”?“何所不死,长人何守”?“延年不死,寿何所止”?这是很少见的。但他满脑子忠君爱国,谈论生死在其作品中占到的比重很轻很轻。

文人满脑子“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满脑子“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可笑的是帝王则头脑清醒一直关注人的生死秦始皇就是痴迷长生遍寻不死药有意思的是,几位古代帝王传下来的关于生命思考的诗歌质量都属上乘。汉武帝秋风辞箫鼓鸣兮发棹歌,欢乐极兮哀情多。少壮几时兮奈老何!”充满对死亡的忧惧魏武帝曹操“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一样对最终不免一死的人生怅然若失
《汉书》中写到刘邦暮年情景,如:上还,过沛,留,置酒沛宫,悉召故人父老子弟佐酒。发沛中兒得百二十人,教之歌。酒酣,上击筑自歌曰:“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令兒皆和习之。上乃起舞,忼慨伤怀,泣数行下。谓沛父兄曰:“游子悲故乡。吾虽都关中,万岁之后吾魂魄犹思沛。
饮酒半酣,高祖又唱又跳,然而却“忼慨伤怀,泣数行下。”此时刘邦来日无多,开始想到万岁之后魂魄归属的事情了。
人都要死的,死的压迫让人生栖栖遑遑,“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但普通人写生命的感伤当量太小,相比之下帝王写的才惊世骇俗,因为他本来一统天下,身份贵为天子,财富无所不有,可人在暮年终于醒悟面对死亡这一切都将化为乌有,怎能不患得患失而感慨系之?秦始皇求不死药,汉武帝暮年何尝不是如此?
文学的觉醒来自于人的觉醒,死的戟刺触发人终极问题的思考。帝王对于生死往往高瞻远瞩看的清楚,可做臣子的一腔忠君报国的热情并没有多少精力留给生死的思考,“戎车既驾,四牡业业。岂敢定居?一月三捷。”而下层草民想到“如果有一天,我老无所依”时,则肯定唱不出“革命理想高于天。”
学者徐国荣说的好:“统一而上升的社会,为人们提供了自我价值实现的载体。使个体生命价值消融于群体价值观中,培养了一种乐观主义的社会心态,而非理性的意识形态又淡化甚至遗忘了人们的生命终极问题的追问,只有当群体价值观的破裂,人们从外在世界走向自我时,才对生命的悲剧意识,恍然大悟,进入感伤主义时代。”


发表于 2023-7-5 10:49:00 | 显示全部楼层
欢迎指尖弹出盛夏朋友。你的到来使品读家园更精彩。
发表于 2023-7-5 14:30:0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君叫臣死,臣不敢不死。所以相较于臣,君对生死更有主控权。可惜君对自己的死亡,却一样不可控制啊,不死药找到过嘛?没有呀,再说他儿子也不见得希望他找到嘛😂
发表于 2023-7-5 14:52:44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佳作,字体再大些就更好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品读家园论坛 ( 鄂ICP备19005928号 )

GMT+8, 2024-5-18 14:28 , Processed in 0.067383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