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3281|回复: 20

信心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7-5 15:44: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去年的“双十一”,我终于下单去买了个“MODX6+”的电子合成器。但是因为雅马哈公司刚好是更新MODX6产品,所以旧款的全都停线了。而商家很狡猾,明明没有货,却让我下了单,然后又跟我说,要不,你买雅马哈的旗舰产品“蒙太奇”电子合成器。价格差了没几千块钱,我再给你点优惠,你看咋样?要不然你就得等,等MODX6的升级款MODX6+的发布。但是他不知道的是,我买大件的东西,我都是事先花很长时间去了解的。“蒙太奇”的确是代表着雅马哈在这方面最顶尖技术的“旗舰”产品这不假,并且,价格方面我也是能接受的。因为刚开始时,我也是曾经把“蒙太奇”给放进了“购物车”里过的。但是,通过从网上各种技术文章中了解到,“蒙太奇”最厉害之处,是舞台现场演出时出色的的高光表现,而它与“作曲系统”合作方面的功能,却被设计者当成一个“累赘”给砍掉了!(每家公司产品线上的每一种产品,都有自己的侧重和“卖点”。)
舞台现场演出?就我那个连初级水平都还没达到的演奏水平去现演?现眼倒还差不多……
所以,“蒙太奇”所面向的群体,不说是大艺术家们吧,但至少是专业的钢琴演员或职业键盘手。再加上“蒙太奇”的音色库不对CUBASE开放、在与作曲系统的协同方面的表现也很平庸。这样,“蒙太奇”就完完全全是不适合我这样的人了。
所以考量的最终结果,我只好同意等,因为我真的不需要“蒙太奇”。这一等就等了小半年,直到三月份才到手。
琴到手后,一阵的兴奋和开心之后,然后就傻眼了。这个玩意儿,我根本连弹都没有办法弹,只会打开电源,其他的操作都不会,琴键按下去,没有声音。看说明书,看得一头雾水,根本看不懂。
因为本来的我,只是想买一架高端的电子琴的,但是,在网上看着看着,慢慢就产生要买一个电子合成器的念头了。电子合成器的功能和效果、性能以及音色,那个就不是电子琴所能够比拟的。我以为合成器的操作可能仅是比电子琴稍微复杂一点点,况且在这个电子合成器的面板上面,总共才有那么几个旋钮按钮,能复杂到哪里去?另外我还觉得,我有使用作曲系统的经验,原理应该是一样的。只要我认真看着说明书操作,应该也是不会太难……
但是现在看来,什么叫“复杂一点点”?显然是我太低估了电子合成器的复杂性,并且它与我所掌握的音乐制作方面的技术,并没有太多的相通之处。
按钮和旋钮之类的东西越少,它就越是复杂。因为它的上千个功能是不可能靠这些按钮旋钮来实现得了的。一切都是要靠那个触摸屏上的一个“操作系统”中像迷宫似的一个套一个的众多“菜单”来实现的!
先一个,说明书上全是些专业术语,那些专用名词还都是英文的。这些单词,大多数是我非常陌生的。
其二,它说的专业原理,我基本不懂。这是电子合成器技术方面的专业原理,我连一点概念也没有。
其三,网上找来了MODX+的视频教程,有40集呢,我都看了,对于想要学习操作的我,却毫无帮助。因为它只是在教一个个的高阶的小技巧,而对我想先学会怎么使用的人,仍是不得其解。
我忽然觉得自己去买个电子合成器来,是不是太过于托大了?还以为自己还是年轻那会儿呢?思路敏捷、理解和学习能力强?现在的我已是个退休了的花甲老头儿啦,这个玩意儿现在怎么弄?如今我也就只是汤锅里的鸭子 - -光是嘴硬了。


后来,在网上查相关的资料,都没有这方面的正经聊及的话题。偶然有个人说了一句不着边际的话:MODX的说明书,其实是四本……这句话,入了我的心。(正因为我现在看不懂这说明书,所以怀疑可能还有别的资料我没找到,心里非常愿意相信这句话。)
再一次通读使用说明书,即使依然读不懂。却在其中某个使用功能中读到了一行小字:“……具体详情,请参阅《参考说明书》。”我突然省悟:“原来,真的有另一本说明书哇!”然后,我就在使用说明书上找,在最后的地方,查到了雅马哈官网的产品技术支持的网址。在线询问后,技术支持人员告诉我,确实是有“四本”说明书,并告诉了我下载的链接。
下载完了一看,其中一本,就是随机器一起买来的《使用说明书》、还有一本是《参考说明书》、再有二本是《参数说明书》、《数据列表》。
《参考说明书》,其实才是关键的“说明书”!
而随机器买来的那本纸质的《使用说明书》,是专门给那些过去使用过电子合成器、那些已经有“概念”的、懂的人看的!
《参数说明书》和《数据列表》是不需要专门去读的。它专供在使用MODX+琴上这些近上万个参数时,查阅它的各种参数属性、类型和设置值的用法的。这两本就是参数表和数据表,是你在对你所创建的“演奏组”、自定义“音色”、设置各种自创的设定时,供查阅调用的资料。
在电脑上打开“那本”《参考说明书》,比《使用说明书》的内容多了四倍多的内容,很详尽。但是,呃……还是看了一头雾水。这咋办?

首先端正自己的态度。
MODX6+并不是一架电子琴,而是一个高科技制作出来的复杂的机器!以为三下二下就能搞懂这个复杂的机器,至少以我这种智商级别的,那是异想天开。
要一遍一遍地去通读《使用说明书》和《参考说明书》,去思索理解、对这架机器去形成概念上的“轮廓”,或者说,在脑子里形成属于自己的“框架结构”。
于是,每每做完家务有空闲时,先是在旧的电子琴上练琴,练累了,就在电脑上啃“说明书”。
我用Excal表格,做了一个“生字本”,先把琴身上和“参考说明书”上所有的英文名词,收录在上面,查了百度翻译后,全做在表中,每天背这些单词。
专用名词,一定要背下来。因为有些专用名词,用中文是很难说得帖切的。比如我在原先的公司,你说Insert,哪怕是不懂英文的技术员,都知道你在指什么。而若你要让人解释“Insert”是什么意思,基本没人解释得了。包括我,好象也没办法去确切解释这个“Insert”。(按英文本意解释为“插入”、“插入件”?那得笑死人了。)内行的人,一听就懂。外行的人,你就算解释了,还是不懂。
我懂得这个道理,所以就一定要把说明书的专业名词给背下来,但是它的中文解释,是由百度翻译上查到的,也只能暂时一用,因为那只是通用常规的翻译,在音乐或电子合成器的专业上又是什么意思,我就只能靠自己去试去实践,然后去领悟它真正的含义。


一天天地练琴的间隙这样一天天地这样读着“说明书”,这本读读,换一本又读读,像老和尚念经似地念着这些“经文”,一天天的依然没有一个明晰的概念。每一个字都认得,每一句话都读得明白。但是,总合起来后,具体可以怎样去操作,却找不到一个头绪,不知道该怎么去组合起来去使用这些学到的每一个章节。
但是我知道,这样读,并不是白读的,它会让我在脑子里慢慢地形成自己能理解的“框架结构”。一旦“构架”建成,“理解”才会变成可能。


这样学了一个多月,到五月份,家里的这个事情那个事情多起来了,练琴都没什么时间了,于是在忙碌的迷糊中,就把学习《参考说明书》的事情,渐渐给丢开了。
这个MODX6+,也就这样静静地躺在我当初自己设计的“书橱”的那个专门放这个琴的格子里,风吹不着,太阳照不到,一声都不会吭……


就这样,不知不觉又是二个月过去了。四天前,偶然在电脑中打开Excal做家账,看到了“生字本”这个文件,这才想起,我已有二个月没看过这些单词了。打开来看了一回,上了岁数的记忆力真的大不如从前了,有些单词,显然开始有些生疏了。
当天晚上临睡前,因为我必须等小孩子睡着之后才敢睡。这小孩子没睡着前,事情特别多,因为不肯睡,就整出各种的妖蛾子。一会儿要喝水了,一会儿要撒尿了,一会儿说背上痒了要帮他挠,一会儿又要换一件他喜欢的睡衣才肯睡……
我就在床上合着眼,在黑暗中听着动静,在等着这小朋友睡着了,我才敢睡去。脑子里无聊地闪现着那些曾经读过的“说明书”里的内容,各个章节、已理解了的各种概念和一个个的“原理”以及“作业画面”。但是,这些东西,像是棋盘上的乱烘烘堆着的一个个的“棋子”,没个头绪。
忽然,在脑海中一闪念之际,这些一直读熟了的东西,这“一堆的棋子”,在“棋盘上”霎那间都被“摆放到位”了!“象”该放在哪里,“炮”该放在哪里、“马”该怎么走,竟然一下子都明了了!
这一向以来,一直模模糊糊看不清楚、像是总在迷雾之中的思维,一下子清晰了。
我好像一下子被自动理顺了自己思路,脑子里一下子有了它的全局总体的结构,并且分清了各个“线条”。什么在前,什么在后,各种概念的相互关系,都组合起来变清楚了。什么东西干什么用、在什么时候用、在哪里用、要与什么相配合着用……全明白了。
我一下子知道了该怎么去操作这个电子合成器了。
这有点像老和尚天天念经,终于有一天在不经意之中,豁然开朗、一下子“顿悟”了。


第二天,我试着打开电子合成器来一操作,似乎没再遇到什么麻烦,这电子合成器我已经能让它弹响了。
到了昨天下午,我正式开始试做出一个稍有难度的,一个由自己完全定义的有八个音色轨道的“Performance”并且是设置加入了“Arpeggio”“分割”了其中二个音色的“键盘”位,又对其中一轨进行了“降八度”处理……。
很顺手,一会儿功夫,就做好了。
对于这个电子合成器有了整体结构上的理解后,各种概念就都被有序地被串了起来。而且,把那些次要的、极少用到的功能,而且还特别复杂烧脑的东西,都先丢在一边了。在使用了一段时间后,以后有一天我若真的需要使用的时候,我想也一定会自然而然地知道怎么去用。
特别是当我对这一切有了信心之后,一切就都变得容易了。


中年时,我自己就一直有这样的一个特点:过去在上班的时候就是这样,有些问题,百思不得其解,无法解决。我的方法是,不去冥思苦想,不去钻牛角尖,而是索性丢开手,一丁点儿也不去想它。简单一些的问题,可能只几个小时后,就会在做某个不相关的事情上,或是正在走着、或是在抽烟时仰望天空的一霎,就会突然冒出关于这个问题的解法或答案。复杂一点的问题,可能会在几天后,某个风马牛不相及的情况下,一下子明白了这个问题的关键。
这个“说明书”的问题,似乎也是这样。之前我一直读一直想,却一直地一筹莫展。二个月没去看和想这个“说明书”了,它却自己一下子冒了出来,并且还把思路完全都给整理好了。
练琴时也遇到过这样的情况,为了纠正一个错误的手型姿势,一直练却一直地改不过来,那手指就是不听话地会有那个错误的动作。而因为家事忙碌,有时二天没练琴,再弹的时候,那个可恶的错误手型姿势,居然就会自动消失了。


首先是信心,不可以因自己一时做不成某事就妄自菲薄、给自己乱扣帽子,说自己老了。
其次是耐心,有许多的事情,急是急不来的,有时候需要一点时间去等待,等待自己的“灵光一闪现”。
再一个是决心,想要做成事情,没有决心是不行哒。
所以说,六十岁了,而我的人生才刚刚开始……


毛主席他老人家教导我们:“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楼主| 发表于 2023-7-5 20:47:58 | 显示全部楼层
红桔子 发表于 2023-7-5 18:24
对人生的认识飞跃了好大好大一步呀,六十岁了,退休了,人生才刚刚开始~~~ ...

先谢谢桔子对我的肯定。

我一生在沟渠。年轻那会儿最好的时光,又让我自己给虚度了。(其实年轻人都这样,年轻最有能力的时候,却不知道自己该干吗。)
如今我退休了,有了属于我自己的人生、自己的时间……所以我说,我的人生才算正式地开始了。
人,要不忘初心、要一直不断地为自己所喜欢的东西去学习,才不会感觉到“老之将至”。
发表于 2023-7-5 18:04:40 | 显示全部楼层
问好顽童的微笑;
漂亮!
特别的给人信心,退休了,人生才刚刚开始;
向你学习,信心,耐心,决心,继续学习不止。
发表于 2023-7-5 18:23:03 | 显示全部楼层
向顽区长学习,精神可嘉~~~赞叹~~~
发表于 2023-7-5 18:24:52 | 显示全部楼层
对人生的认识飞跃了好大好大一步呀,六十岁了,退休了,人生才刚刚开始~~~
发表于 2023-7-5 18:27:51 | 显示全部楼层
真是精彩极致,遗憾我打不上图章,有的版主可以打图章,
水晶雨如果看到来打一个哦
 楼主| 发表于 2023-7-5 20:16:16 | 显示全部楼层
红桔子 发表于 2023-7-5 18:27
真是精彩极致,遗憾我打不上图章,有的版主可以打图章,
水晶雨如果看到来打一个哦 ...

要不,您让我厚着脸皮给自己打一个?因为这里是俺的地界,我有章哒。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楼主| 发表于 2023-7-5 20:33:29 | 显示全部楼层
景宜 发表于 2023-7-5 18:04
问好顽童的微笑;
漂亮!
特别的给人信心,退休了,人生才刚刚开始;

首先,谢谢景宜大哥的回帖。


虽然开始上年纪了,但不要给自己“乱扣帽子”。心态要有年轻那会儿的平常心。
若是自己天天给自己叨叨“我老了,我老了”,那个心态就会受到影响。

一时受挫,则要耐心等待,对自己要有信心。
人要保持一颗不停学习的心,人就不容易老。
发表于 2023-7-5 21:16:27 | 显示全部楼层
顽童的微笑 发表于 2023-7-5 20:16
要不,您让我厚着脸皮给自己打一个?因为这里是俺的地界,我有章哒。

打吧,替我打一个,这个必须打图章~~
发表于 2023-7-5 21:21:59 | 显示全部楼层
顽童的微笑 发表于 2023-7-5 20:47
先谢谢桔子对我的肯定。

我一生在沟渠。年轻那会儿最好的时光,又让我自己给虚度了。(其实年 ...

是的,您也为年轻人做了指导和榜样!让“老之将至”滚的远远滴,顽区长的人生才刚刚开始,可喜可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品读家园论坛 ( 鄂ICP备19005928号 )

GMT+8, 2025-5-2 10:14 , Processed in 0.078125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