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药物治疗外,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是骨髓瘤治疗的重要补充手段,尤其适用于年轻、体能状态良好的患者,可显著延长缓解期。新兴的CAR-T细胞治疗则为多线治疗失败的患者带来新希望。 值得关注的是,随着新技术和药物的不断发展,多发性骨髓瘤的治疗格局正在发生革命性变化——从传统化疗时代迈入免疫治疗时代,且呈现出多药联合及新药、新疗法应用阶段不断前移等新趋势。 今年5月,《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络杂志》发布的多发性骨髓瘤更新指南中将VRd联合抗CD38单抗的四药方案列为新确诊且适合移植患者的首选方案,其无进展生存期(PFS)较VRd方案提升58%。在李剑教授看来,未来,在多发性骨髓瘤的治疗中,这一四药联合方案的地位会越来越高。 在维持治疗方面,越来越多的免疫治疗被采用。例如抗CD38单抗联合来那度胺已成为比较标准的维持方案,相关数据也日益丰富。此外,双特异性抗体等新疗法的应用阶段在不断前移。“今后,多发性骨髓瘤一线治疗中就有可能使用双特异性抗体等药物,使患者尽早获得深度缓解,而自体移植的应用可能逐渐减少,传统药物的地位也会降低。”李剑教授根据临床需求推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