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轮车 独轮小车真难推,稍不注意翻东西。 摔疼坐客人发火,摔坏货物自倒霉。
独轮车的结构非常简单,一副木质的车架子,一个橡胶轮胎的车轮子(也有木质车轮的),两个木把儿,在两个木把间还要系个稍宽些的带子(俗称车绊),驾车时搭在肩上,两手持把,以助其力。
据说,独轮车的前身就是三国时蜀相诸葛亮制作的“木牛流马”。独轮车由车架、车轮(轱辘)、车轴、车耳、车腿等部件组成,材料以刺槐、枣木、榆木等坚硬木头为主。这种独轮车主要用于短途运输。过去,交通不便,没有公交车,短途运输就靠这种独轮车。
推独轮车也要个技术,掌握不好平衡就翻车。独轮车夫就靠它挣钱。独轮车也适用于农村,从家里到田间地头的运输。小推车是庄户人家的“好朋友”“好伙伴”“好助手”,无论是春种秋收,还是挖河打堤,修桥补路,样样都离不开它,就连赶集上店,走亲访友,也会推着它。淮海战役结束以后,陈毅元帅曾说过:“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
近年来,机动车逐渐在农村普及,使得田间劳作搬运不再全靠人力,独轮车也就逐渐消失在崎岖不平的乡间小路上,完成了它的使命。
独轮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