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游新闻
2025-10-15 15:43 发布于:重庆市
9月下旬,旱了一整个夏季的古城雨水骤降,旅游的淡季来了。佟国钦把红旗牌网约车停在路边,盯着手机屏幕等待生意。 他反复叮嘱自己,不能和以前一样一圈圈地跑,得学会思考,规划好“几点去哪里、接单率会高”;也不能两眼直直盯紧前方,道路是不停变幻的,千万记得要听导航。 然而,行驶习惯的转变远没那么轻易。6个月前,他还是从业15年的公交司机。 数年以来,这座城市的公交经历着广为人知的命运:受到交通方式多样化、地方补贴下降等因素冲击,国营公交企业也陷入经营难题,出现发车间隔越来越长、乘客越来越少的恶性循环。 但在鲜被关注的另一面,从业者们曾数次寻找出路。他们在事业与企业的夹缝之间,面临创新与责任的改革矛盾,直至公交司机开上网约车,成为无奈的选择。 这段故事在全国并非孤例。当传统公交的颓势日益加剧,仍旧怀揣希望的人们,能否等来一次完美的拯救? 夜晚平峰时的公交已经空无一人。 冯蕊 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