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福岛311

太燃了!从被美制裁到超越茅台,这对江西兄弟逆袭登顶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5-8-31 09:49:14 | 显示全部楼层
  数据显示,2017年、2018年和2019年,公司前五大客户的销售金额合计占营业收入比例分别为100.00%、99.95%和95.44%。特别是2019年,公司对客户A的销售额达到2.08亿元,占当年总收入的46.65%。
  上市前夕,寒武纪还经历大客户流失的挑战。2018年,华为海思启动AI芯片自研计划。2019年3月,华为在P30系列手机发布会上,正式推出搭载自研达芬奇架构的麒麟980芯片,宣布终止与寒武纪的终端IP授权合作。
  这一变动对寒武纪产生直接冲击,终端智能处理器IP授权业务收入大幅下滑。
  面对这些问题,陈天石在路演中强调:“公司对人工智能芯片的未来前景十分看好,市场足够容纳独立的人工智能芯片公司。”
  2020年7月20日,寒武纪正式登陆科创板,发行价64.39元/股,开盘价高达250元/股,涨幅达288%,显示市场对AI芯片赛道的期待。

 楼主| 发表于 2025-8-31 09:49:54 | 显示全部楼层
  风口来临
  上市后的寒武纪面临着更加严峻的挑战。
  一方面,英伟达凭借CUDA生态在全球AI训练芯片市场占据绝对主导地位;另一方面,华为昇腾、百度昆仑等国内巨头也纷纷加入竞争。
  在这样的环境下,陈天石带领寒武纪选择了一条差异化的发展道路。
  架构创新是寒武纪技术突围的关键。
  与通用GPU不同,寒武纪专注于设计专门用于神经网络计算的ASIC芯片。这种架构在能效比上具有显著优势,但需要构建完整的软件生态来支持。
  陈天石采取了“软硬件协同优化”的策略。
  2019年,寒武纪推出了云端AI芯片思元270,其峰值处理能力达到128TOPS(INT8),支持CNN、RNN、LSTM等多种深度学习模型。
  2020年,寒武纪进一步发布了AI芯片思元290。2021年-2022年,其发布思元370芯片及云端智能加速卡。

 楼主| 发表于 2025-8-31 09:50:13 | 显示全部楼层
  其中,思元370作为寒武纪第三代云端产品,采用7nm制程工艺,是其首款采用Chiplet(芯粒)技术的人工智能芯片,最大算力高达256TOPS(INT8),是寒武纪第二代云端推理产品思元270算力的2倍。
  在软件生态建设方面,公司持续优化和迭代了基础系统软件平台,统一的软件平台日臻完善。
  与此同时,寒武纪还积极布局边缘计算市场,推出了面向智能驾驶、智能安防等场景的边缘AI芯片。这些产品与云端芯片形成了协同效应,为客户提供端云一体的全栈解决方案。
  转机出现在2023年下半年。随着人工智能热潮再起和大模型技术的突破,市场开始重新评估AI芯片公司的价值。寒武纪凭借其技术积累和产品进展,逐渐获得投资者认可。
  得益于AIGC爆火带来的高算力需求,在云端智能计算市场,其与英伟达、华为海思等成为主流的芯片和加速卡方案提供商。
  2023年,寒武纪智能芯片及加速卡在互联网、运营商、金融、能源等多个重点行业持续落地,智能芯片及加速卡实现收入超过1亿元。

 楼主| 发表于 2025-8-31 09:50:33 | 显示全部楼层
  业绩逆转
  2025年,人工智能产业迎来了爆发式增长。大规模预训练模型在各行各业得到广泛应用,对算力的需求呈指数级增长。
  与此同时,美国对华芯片出口限制进一步收紧,倒逼国产算力替代加速。这为寒武纪创造了历史性机遇。
  2025年上半年,寒武纪交出了一份炸裂的成绩单:营业收入28.81亿元,同比增长4347.82%;归母净利润10.38亿元,相比上年同期的亏损5.3亿元,实现了惊天逆转。
  分析业绩爆发的原因,主要来自三个方面:
  首先是大模型训练需求的井喷。2025年,中国各大科技公司纷纷推出自己的大模型,包括百度的文心一言、阿里的通义千问、腾讯的混元等。这些模型需要巨大的算力支持,而美国限制使得英伟达高端芯片获取困难,寒武纪成为了重要替代选择。

 楼主| 发表于 2025-8-31 09:50:50 | 显示全部楼层
  其次是国产替代政策的推动。2025年,国家进一步加强对人工智能基础设施的支持力度,三大运营商AI服务器集采中,国产芯片占比要求超过60%。寒武纪作为国内领先的AI芯片企业,自然成为主要受益者。
  第三是技术成熟度的提升。经过多年积累,寒武纪的芯片产品和软件生态已经达到了可商用水平。特别是在大模型训练方面,其MLU系列芯片在性能、稳定性和易用性上都取得了长足进步。
  客户结构的优化也是业绩爆发的重要因素。2025年上半年,寒武纪成功拓展了多个头部客户,尽管仍然存在客户集中度风险,但相比早期已经实现了客户类型的多元化。
  在产品结构方面,营收中有28.7亿元来自云端智能芯片及其配套板卡与整机产品,占比高达99.6%。多年坚持与专注,终于迎来了市场的丰厚回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8-31 09:51:11 | 显示全部楼层
  资本造富
  寒武纪在资本市场的表现同样令人瞩目。
  2025年8月27日,寒武纪股价盘中最高冲至1464.98元/股,首度超越贵州茅台的1460.66元/股,成为A股新股王。8月28日,寒武纪再度大涨15.73%,收盘报1587.91元/股,总市值达6637.46亿元。
  若以28日盘中最高价1595.88元计算,寒武纪市值一度突破6670亿元大关。
  根据公司2025年二季度财报,创始人陈天石持股比例为28.57%,据此测算,其持股市值最高达到约1905亿元,创下个人财富新高。
  第二大股东北京中科算源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持股比例15.7%,对应市值最高达到1047.31亿元。
  寒武纪员工持股平台北京艾溪科技中心(有限合伙)持股7.33%,对应市值488.97亿元。
  第七大股东牛散章建平自2024年跻身寒武纪前十大股东之列,截至今年二季度末持股比例1.45%,对应市值一度达到96.73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寒武纪近期也带动了整个AI芯片板块的上涨。多家产业链相关公司的估值得到重估,创造了显著的财富效应。
  尽管取得了显著成就,但寒武纪面临的挑战依然较大。

 楼主| 发表于 2025-8-31 09:51:30 | 显示全部楼层
  比如供应链风险。公司采用Fabless模式经营,供应商包括IP授权厂商、服务器厂商、晶圆制造厂和封装测试厂等。由于集成电路整个行业链是专业化分工且技术门槛较高,加之公司及部分子公司已被列入“实体清单”,将对公司供应链的稳定造成一定风险。
  国际化拓展也是寒武纪必须面对的课题。目前公司的业务主要集中在中国市场,但要真正成为世界级的企业,必须走向全球市场。
  总体来看,人工智能芯片技术仍处于发展阶段,技术迭代速度较快,技术发展路径尚在探索中,尚未形成具有绝对优势的架构和系统生态。随着越来越多的厂商推出人工智能芯片产品,该领域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寒武纪表示,公司将把握人工智能前沿发展路线,推动技术和产品的迭代优化,以适应更多商业客户对智能计算的差异化需求,同时抓住人工智能技术开始进入各行业领域的战略机遇期,加大市场拓展力度,以应对行业风险。
  陈天石与寒武纪踏上的道路,鲜花簇拥,也夹有荆棘。奇峰之上,层林尽染,谁与争锋?
点击进入专题:
寒武纪超茅台,一度登顶A股股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品读家园论坛 ( 鄂ICP备19005928号 )

GMT+8, 2025-9-18 01:43 , Processed in 0.062500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01-2025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