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89|回复: 52

他们想要救救公交

[复制链接]
发表于 6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上游新闻

2025-10-15 15:43 发布于:重庆市


9月下旬,旱了一整个夏季的古城雨水骤降,旅游的淡季来了。佟国钦把红旗牌网约车停在路边,盯着手机屏幕等待生意。
他反复叮嘱自己,不能和以前一样一圈圈地跑,得学会思考,规划好“几点去哪里、接单率会高”;也不能两眼直直盯紧前方,道路是不停变幻的,千万记得要听导航。
然而,行驶习惯的转变远没那么轻易。6个月前,他还是从业15年的公交司机。
数年以来,这座城市的公交经历着广为人知的命运:受到交通方式多样化、地方补贴下降等因素冲击,国营公交企业也陷入经营难题,出现发车间隔越来越长、乘客越来越少的恶性循环。
但在鲜被关注的另一面,从业者们曾数次寻找出路。他们在事业与企业的夹缝之间,面临创新与责任的改革矛盾,直至公交司机开上网约车,成为无奈的选择。
这段故事在全国并非孤例。当传统公交的颓势日益加剧,仍旧怀揣希望的人们,能否等来一次完美的拯救?
夜晚平峰时的公交已经空无一人。 冯蕊 摄

 楼主| 发表于 6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公交司机去开网约车了
去年夏天,佟国钦第一次感到强烈的不安。
他发现车队里,营运的公交车数量从60多辆变成20多辆。每个月的排班表中,原本只能休两天假期的司机们,如今只能够上满15天的班。
没过多久,领导开始在会议上反复强调“降本”,询问道:“有人愿意去机场、旅游景点工作吗?”佟国钦得知,原来公交司机的数量已经超过了营运的需求,公司只得把部分司机派到一些有用人缺口的单位。
去年入秋,他听领导说,公司开始和网约车平台合作,试点“共享用工”的业务:由司机们轮流去跑红旗牌网约车,劳务关系仍旧属于公交系统,每个月的收入扣除社保、五险一金和车租后,归司机个人所有。
一时间,佟国钦和同事们纷纷慌张起来,没人愿意第一个报名。“万一是公司想把我们裁了怎么办?”有人叫嚷道,“这可是国企,在外人眼里就是个铁饭碗!”
冷静下来后,佟国钦也明白,行业早就有了变化的苗头。

 楼主| 发表于 6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2008年,佟国钦从县城来市区的技校就读。他刚恋爱不久,靠着在景区卖荧光棒有了零碎的收入。听说公交司机是个很火的职业,只招本地户籍,佟国钦想尽办法迁移户口,考进这家公交企业。
公司分配线路时,最难的一级线路有15公里长,道路尤其堵。大家感叹,“这行不是赚一两个月快钱就结束,是要干一辈子的。”许多人便抢着去跑轻松的路线。佟国钦顾虑家里条件不好,又想到结婚需要一大笔钱,便主动报名了一级线路。
恰逢行业鼎盛时期,哪怕过了早晚高峰,佟国钦的车上都会挤满乘客。好几回,人群还把驾驶室的隔板压断了。随着线路每个月的客流量都达到一百多万人,佟国钦拿到了一万多元的工资。
那时佟国钦很自信,“只要肯干,什么都不是问题!”没过几年,他和妻子便办了婚礼,拿出攒下的积蓄拥有了自己的房子。
然而,波澜开始逐年显现。

 楼主| 发表于 6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佟国钦见证着,城市修建起地铁,从一条线到十条线,和公交重叠的站点越来越多。更令他烦恼的是激增的电动车,不时从十字路口窜出来,挤占到公交车道。
“大家出门的习惯变了。”佟国钦感慨,尤其在2022年后,他发现自己的公交车只在高峰期能够坐满。随着线路每个月的客流量跌到30多万人,他眼看着收入下降到8000元、6000元甚至5000元。
起初佟国钦从未考虑过改变。
妻子总埋怨他,“你这个人轴得很,做什么事都要有头有尾的。”
“我觉得自己还没有开到头哩。”佟国钦笑了笑,他连线路都舍不得换,从业以来,这条路上哪里有个小坑,一共有多少条斑马线、多少个红绿灯,他记得很清楚。
如今的佟国钦却有些动摇了。

 楼主| 发表于 6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年初,随着第一批去开网约车的同事陆续回到公司,又换了下一批司机。大家传言,跑网约车的收入能比开公交时翻上一番,况且不会被解雇。
“踏实了,这事能搞。”佟国钦舒了口气,“这么干能多赚一点,等娃长大了就有足够的钱。”一开春,他便主动提出想开网约车试试。

 楼主| 发表于 6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私家车、电动车越来越多,挤占了公交的空间。 冯蕊 摄

 楼主| 发表于 6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事业与企业的夹缝
直到来了外面的世界,佟国钦才发现自己算是幸运的。
9月18日,突然的暴雨之下,佟国钦为城市的拥堵感到忧烦。他把车停在市郊的公交公司,遇见了自己的老同事周齐心。
周齐心已经在这家公司的管理层工作。聊起近况,他语气激动起来,“我们哪只是亏呀,是亏得大了!已经欠了几个月的工资。”
他叹了口气,原本公交就是公益事业,长期在亏损运营。
这座城市里,公交企业几乎都是国营。早年曾有二三十条民营的公交线路,后来一些线路到期后就通过拍卖等方式被国企回收。
“这边的票价比许多城市要低,老人和残疾人免费,很多路线刷卡都是一元,学生卡还能便宜到六毛。”周齐心说,尽管城市的地铁有规定,九点前的高峰时段是禁止使用老年卡的,公交没法这样做,老年免费的政策在全时段施行。“我们挂在政府的名义下,就需要承担社会责任。”

 楼主| 发表于 6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佟国钦的线路经过医院、学校,也被称作“老年专线”。他见到,每天一大早,总有老人接孩子去学校,边上车边对着电话那头安慰道,“你赶紧去上班,别催了,孩子很快就能到。”他也时常碰上旅游旺季,景点、火车站有大巴晚点,60多辆公交车立刻响应政府的应急预案,把等候的市民全部接回市区,一趟趟开到深夜。
与此同时,运营的成本摆在眼前。“现在公交车都换成了纯电动的,一台就要上千万元。”周齐心嘀咕,这些车辆每开一公里要消耗四到五元的成本。一些小线路跑了一天,都挣不到一百元。他和同事常常调侃,“我们赚一块钱,请了十个人来坐车!”
周齐心苦笑,也正因此,公交的生存高度依赖政府补贴。
长期从事公共交通研究与规划的教授赖宇指出,2024年施行的《城市公共交通条例》明确规定,地方政府是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的责任主体。在多地政府,公交的补贴经费通过“成本规制”进行核算:根据车辆、能耗、人力成本,结合公交运营的收入统计,各地的计算方式各不相同。

 楼主| 发表于 6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但赖宇见过,在部分地区,成本核算的制度设计并不完善,导致公交公司的收入“成了一笔糊涂账”。“这些公司在完成政府的指令性要求时,说不清楚做一件事能有多少钱,上面就很难拨款,欠的账越滚越大。”
何况近年来,各地的补贴差异显著,还在不断下降。
赖宇接触过东部沿海县城的一家国营公交公司,对方一年的补贴最高达到2亿元,去年滑坡到7000万元。而在西北地区的一个地级市,公交公司和赖宇抱怨,一年到手的钱只有1000万元左右。“我们一条线路每个月的补贴原来是200万元左右,现在已经降到40多万(元)。”佟国钦说道。
“公交是项事业,可我们又是家企业。”周齐心叹息,“生存是第一位的。”
他坦言,公交的票价难以上涨,涉及社会民生问题,要走听证等程序。当地的有关部门领导曾坐公交进行调研,有乘客直说,觉得两块钱坐公交都有点贵,后来政府又把刷卡的票价下降了一半,“没人敢再变动了”。

 楼主| 发表于 6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周齐心见到,为了避免停运,身边的公交企业纷纷向银行抵押、借贷。
“以前公司是不让我们跑,说里程已经超了。”周齐心说道,“现在也不让司机们跑,早上六点天一亮,一跑又开始亏了。(我们)能不着急,能不上头吗?”
如今的公交车早已都换成了纯电动车辆。 冯蕊 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品读家园论坛 ( 鄂ICP备19005928号 )

GMT+8, 2025-11-9 10:01 , Processed in 0.046875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01-2025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