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投入生产时,内裤也是所有服装品类中的技术难度是最低的。 在小欢看来,内衣制作工艺远比内裤制作要复杂,对于车工的要求也更高,一件内衣要做两、三层面料,既要做里料,又要做外面的装饰面,还要有不同的花样拼接。而内裤只需要给裆部缝制一下,然后跟前片连接一下,跟后片连接一下,最后再跟整个腰头连接一下就做完了。 因为技术要求不高,车工的工价就低,所以那些经验丰富车工都更愿意做内衣,选择来做内裤的车工多是新手。“做内衣的车工,他可以做内裤,做内裤很简单,但会做内衣的车工,不太愿意做内裤,因为赚的钱少”。小欢说。 而在所有内裤中,女士内裤又是技术链的最底端。 戴世誉是内着品牌朵熙儿的主理人,近几年,他把品类从最初的儿童内衣裤扩大,开始做成人内衣裤。相较于动辄要有8、9个尺码的儿童内裤,女士内裤的尺码往往只有M、L、XL和XXL4个,他坦言,“成人系列比儿童系列稍微还好做。” 小欢所在的工厂也是如此,因为国家对内裤并没有严格规定过号型标准,只会对于内裤布料的色牢度有要求,所以打板师傅都是根据人台的尺寸进行设计。 服装设计过程中,人台可以用于确定尺码的基本参数。但内裤作为最贴身的产品——甚至被称为人的“第二层肌肤”——哪怕是同一款内裤,体型稍有不同,就会产生不同的体验感。 “比如比较扁塌的臀,穿这种无痕内裤,一定会夹臀,它跟内裤关系不大,而和你的体型和选择的裤型有关。”屿梵说,“这就印证了为什么有时候闺蜜两个人买了同一个品牌同一个码数的内裤,一个人说非常好穿,一个人说非常难穿。” 小欢也记得工厂刚开始做内裤时,根据人台设计的内裤最小码都是28的腰围,但在上市后,大多消费者都会反馈说尺码太小。后来接到的反馈太多,工厂才把最小码的腰围都改成了30,“可能是现在的人会比以前的人身材稍微胖一些。” 但有些不在意买家评价的厂家,只会一味地照抄图纸,忽视了很多消费者的需求。 这也能够解释为什么内裤的底档要么靠前要么靠后,就是不在裆下,“因为人台(设计服装时使用的按人体比例制作的人体模型)底部是空的,是光滑的,而且很多打板师是男性,他不会去注意观察这个点。”小欢解释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