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福岛311

他们想要救救公交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6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创新,要怎么创?
公交公司不得不展开自救。
周齐心的公司先在一批人次较少的小线路上,把33座的大公交车换成9个座位的“宝宝巴士”,车辆运营的费用随之下降。
在佟国钦身边,老司机们却对这些智能化的小车适应不了,“那批车视野差,还是自动刹车的,万一系统坏了可咋办呢?”
周齐心的公司又尝试推行“网约公交”,让市民通过小程序提前下单。公司整合订单后,系统便能自动匹配同方向的乘客,安排公交及发车时间。
但周齐心发现,多数时候,网约公交的下单只有不到10个人,甚至两三个人,这趟车根本开不起来。“订票率至少要达到满载时的60%,才能覆盖一辆网约公交的运营成本。”
不久后他看见,从业者们陆续接起了“定制公交”的生意。

 楼主| 发表于 6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在公交公司,司机们也把开定制公交叫成“出差”。佟国钦的车队曾与几所学校合作过定制校车,按照一些公交司机的说法,这些定制的车辆每营运一天,公司至少能赚600到800元的利润。
起初也有学校找到周齐心的公司,询问能不能安排接送学生的校车,周齐心拒绝了,“我们害怕,小孩的安全是最难管的。”
他担忧着难以预料的事故与责任。“定制校车的要求比一般用车都要高。”佟国钦描述,学校会要求每辆车的卫生必须特别干净,开校车的驾驶员没有任何安全事故记录、零投诉。每隔几天,车队队长都要跟着这辆车跑一趟,生怕出现差错。
去年底的最后一场会议上,佟国钦刚听领导说,还好今年的补贴刚好够用,没有借贷就不错了!没过几天,公司一辆校园定制公交在半路发生碰撞事故,有玩闹的孩子因此受伤,公司一下子赔了近20万元。

 楼主| 发表于 6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过,随着经营的窘境不断加深,周齐心的公司不得不主动找学校、企业,询问能不能有个合作的订单。“我们把能接的定制项目都接了,现在是人家不给我们生意了。”
他感到苦恼,更为艰难的是思考方式的转变。
周齐心坦承,长期以来,大家都在跟着上级的指令办事,收入下降后不停想着“降本”,没有好好考虑过如何“增效”。
传统的做法已经行不通了。一位从业者记得,行业鼎盛时,公交公司不允许在车辆上张贴广告,许多公交广告干脆换成宣传标语,现在想要接广告,大企业却不愿花钱在公交上投放。
他补充,公司也想过开放停车场、充电站给社会车辆,通过收费增加收入途径。结果大家发现,这些场站的归属权在上级的城投单位,不能随意给社会使用。

 楼主| 发表于 6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一直说创新、创新,大家都知道要创新。”周齐心反问道,“但到底要做到什么程度,怎么创呢?”
在许多地区,宝宝巴士成为公交公司的选择。

 楼主| 发表于 6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原本许多企业都会在公交上投放广告。 冯蕊 摄

 楼主| 发表于 6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你太理想主义了
此刻,“90后”司机刘源却为这场暴雨感到欣喜。
他计算着,打车的人变多了,跑到晚上11时,一天就能有500多元收入,比起开公交“相当划算、自由”。
半个月前,当网约车的名额终于轮到刘源头上,他没有犹豫就想出来闯闯。
这股冲动,源于他不断经历的落差。
大学毕业后,刘源曾去过车企工作,也和朋友合伙开过课外辅导班。创业刚有起色,有关部门就开始打击校外培训,刘源成了父母眼里“没有工作的闲人”。

 楼主| 发表于 6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2018年,父母对刘源说,“你去考公交公司吧,之前都漂着连社保都没交过,稳定才是最重要的。”当时早已花光积蓄的刘源听取劝告,成了一名公交司机。
“我有想法,机会是无穷的!”刘源笃定,四年间,他便被一路提拔到组长、管理人员。
直到拯救公交的期待,落在年轻从业者身上。
2022年,刘源的分公司开始年度竞聘,在第二轮面试里,主题是解救公交的经营困境,所有人拿出了悉心准备的方案。
刘源和一位同事说,年轻人赶时间肯定会选择坐地铁。公交目前重点关注的对象是老年人,“关键要提升品质”。
他们创想,如果能做老龄化的定制公交,在城区各个老小区设置站点、实现互通,就能解决很多老年人买菜、就医、甚至跳广场舞的需求。“普通公交对老年人是免费的,那定制线路就收取每人一到两元,车座太硬,我们可以自己买垫子改造成舒适的软座。”

 楼主| 发表于 6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刘源明白这些想法存在瑕疵,却没想到方案被直接拒绝。他听到答复,尽管创意很好,老小区道路窄、不好通行,不如在新区又宽又好走的道路上跑,不容易承担责任。
刘源感到不解,“那为什么不把大车换成宝宝巴士?新区都是年轻人,老年人本来就很少。”
不久后他看到,竞聘成功的同事要投资数十万元,推出“公交卖菜”的模式:在场站门口摆上两辆公交车卖菜,为了盘活闲置的公交车辆、拓展收入渠道。
等想法落地,公司叫各个车队观摩、学习。刘源目睹,起初附近小区的老人们簇拥过来,场面颇为热闹,但他们看了看价格,就纷纷嘟囔,那些菜居然卖得比市场贵很多,摇摇头走开了。
从那之后,刘源越发觉得行业看不到希望,“不想再耗着”。
失落的不只是刘源一人。

 楼主| 发表于 6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赖宇始终觉得,公交合理的自救应该是“发展出行服务的主业”。他曾提议公交公司做一些变通。“下雨时虽然坐公交只要不到一块钱,走到车站很麻烦。如果花三到五元,就能在家门口坐上网络约好的公交车,价格比出租车便宜许多,一些人是愿意掏钱的。”
他听到公交公司的管理层直言,老师你也太理想主义了!有关部门对出行服务的改革“管得很严”。
他们和赖宇坦承,其中有社会冲突的顾虑。企业做网约公交,上级部门会说,小心点,不要让出租车闹事了,出租车可不好管;做跨区域的定制专线,上级部门又说,这样会和长途车、城乡大巴起冲突。
还有管理和定价的矛盾。“网约公交要进学校、医院,就得经过教育局、卫健委的审批。”赖宇说,网约公交的定价同样要经过听证程序。部分公交企业只得走“灰色地带”:不公开调动票价,通过和平台合作,另外收取一笔一到两元的约车费,从而对上级部门进行解释。

 楼主| 发表于 6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公交企业的管理者感慨,这样一来,还不如多发展和出行服务关联很小的副业。“像卖菜、送货这些很多是市场行为,虽然收益不大,不会出什么社会问题,受到政府的干预就很小。”赖宇说道。
一些地区推出了定制公交线路。 冯蕊 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品读家园论坛 ( 鄂ICP备19005928号 )

GMT+8, 2025-11-9 10:01 , Processed in 0.062500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01-2025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