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天花板包装、脚底板口感,今年最火的9块5中秋礼盒谁送谁“断亲”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10-4 10:01:34 | 显示全部楼层
节日快乐
 楼主| 发表于 2025-10-4 10:01:37 | 显示全部楼层
只是这些需求被夹在了一个尴尬的区间。送经济实惠的米面牛奶,显得不够高端大气有面子;但要真送大品牌的精品月饼,预算又不可能允许。
于是看似奢华,实则9块5批发的“断亲礼盒”应运而生,微妙地维系着人情和钱包的两全。
一些消费者认为“反正很少有人真的吃,里面的东西品质差点也无所谓”,赌的就是一个没人发现。
因为它们从商店离开后就会不停被周转,可能送到第九手也没人发现它有什么不妥,但前八个人都已经顺利以”超高性价比“的方式完成了节日送礼kpi。此招虽险,胜算却大。
如果不是“断亲礼盒”今年发酵成了热门话题,大部分人并不会对别人送来的礼盒是什么规格、什么档次一探究竟。
9块5批发价揭开的不仅是食品行业的成本底裤,还有大家不堪承受的节日赠礼负担——
送的人心疼钱包,费心搜寻“便宜但体面”的奇葩礼品;收的人担心身体,不想吃又不舍得丢弃,要么让它躺进冰箱与天同寿,要么把烦恼转送给下一位处理。
这哪里是月饼礼盒,分明就是中秋节特别演出的指定道具,一年一度,强制开演。

 楼主| 发表于 2025-10-4 10:39:31 | 显示全部楼层

“断亲礼盒”:被掏空的节日人情

南方都市报

2025-10-04 07:22发布于广东南方都市报官方账号


中秋前夕,一款包装酷似某奢侈品牌、内含月饼和红酒的礼盒,因其不足10元的批发价和劣质的口感,在社交媒体上“走红”。一些网友讽其为“断亲礼盒”,纷纷晒图辨认、分享哭笑不得的收礼体验。

假如是我收到这样的“爱马仕同款橙色”包装礼盒,“断亲”倒不至于,心里吐槽是一定的,接着会发愁如何处理——弃之可惜,转送或自留都不大可能。这种廉价劣质却包装精美的礼盒之所以大行其道,凸显了几个相互交织的问题。首先是根深蒂固的“面子文化”,在人情社会中,礼物的价值往往被视为衡量关系亲疏和尊重程度的标尺,奢华的包装正是为了满足送礼者“花小钱办大事”、维系体面的心理需求。

其次,是巨大的经济压力与广阔的下沉市场。对于预算有限的中小企业、小商户和普通家庭而言,节庆期间繁重的送礼任务是一笔不小的开销,“断亲礼盒”以其极高的“性价比”满足了他们完成社交任务的刚需。

最后,也是最令人担忧的,是其背后的食品质量与安全隐忧。不足五毛钱成本的月饼和三块钱的勾兑红酒,即便拥有合法的生产许可,其原料品质和生产过程也难免让人疑窦丛生。

当礼物的价值从情感传递转向形式主义,节庆仪式便不可避免地走向“空心化”。这种空心化剥离了传统文化中蕴含的真诚、关爱与尊重,只剩下缺乏灵魂的仪式躯壳。对于送礼者而言,它构成了双重负担:既要承担寻找“看似体面又足够便宜”的礼品所耗费的心力,又背负着可能被识破的社交风险;对中国传统的节庆礼仪、亲友观念乃至整个送礼文化都构成了严峻挑战。“断亲礼盒”用一种近乎荒诞的方式消解了“礼”所承载的情感意义,让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维系变得工具化和表面化,亲情与友谊的纯粹性在商业逻辑的侵蚀下变得晦暗不明。

中国传统文化中向来不乏“礼轻情意重”的佳话。杜甫名篇《客至》中写道:“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意思是友人来访,因为家离集市太远,菜肴很简单,没什么花样。诗人穷困,招待客人的也只是些陈年未经过滤的浊酒。即便如此,杜甫献给友人的“礼物”是他全部的真诚和陪伴,贫困丝毫没有减损自己对友人的敬重与情谊。这说明,中国人理想的礼品交换,从来都不是一场物质竞赛,而是一种深刻的情感和精神互动。它看重信义、关怀和真诚,这些恰恰是“断亲礼盒”这类现象所缺失的灵魂。

需要承认的是,多数人购买和送出这种礼盒并非出于恶意,而是经过一番计算后,为应对节日送礼带来的巨大社会和经济压力所做出的务实之举。这更像是一种“理性欺瞒”。那么,此类产品的流行是否恰恰表明,我们社会长期以来形成的送礼规范,已逐渐演变成一种不可持续的负担?这里并非要指责个体选择——当人情往来的成本高到让真诚都显得“奢侈”时,问题的根源就不再是某个体的道德瑕疵,而是需要整个社会共同面对和调整的文化。

当产品的包装设计被刻意用来误导消费者,制造远超其实际价值的虚假印象时,仅仅符合最低的食品安全法律标准,恐怕不足以免除生产商的道德与社会责任。目前看来,对这种利用“面子文化”进行精准营销、可能损害消费者权益和市场秩序的行为还缺乏有效规制。总而言之,当连接情感的纽带被物化为一场疲惫的表演,失去的不仅是节日的温度,更是人与人之间的真诚与信任。回归送礼本心,就是让礼品回归真情、真心。□ 兽兽


发表于 2025-10-4 11:00:35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的月饼销售越来越花哨,月饼也越来越腻。
 楼主| 发表于 2025-10-6 09:43:45 | 显示全部楼层
醉梦无痕 发表于 2025-10-4 11:00
现在的月饼销售越来越花哨,月饼也越来越腻。

“眼前一黑又一黑”各地大量上市!吃一个=4碗饭?


浙江之声
2025-10-06 08:55 发布于:浙江省


把“浙江之声”,更容易找到我们
来源:央视新闻、 萧山广播电视台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
今天是中秋节,作为中秋节的传统美食,月饼是必不可少的节庆符号。然而近年来,月饼市场的创新似乎走上了“猎奇赛道”。

 楼主| 发表于 2025-10-6 09:44:14 | 显示全部楼层
最近比较引人注目的当属某超市推出的现烤臭豆腐月饼,这款外皮黝黑、内馅金黄的“黑暗料理”,竟受到了大家的追捧。据尝鲜者描述:长得有点丑,不过口感还可以,就是不够臭,吃下去口感和豆腐差不多。

 楼主| 发表于 2025-10-6 09:44:33 | 显示全部楼层
比臭豆腐更令人意外的是螺蛳粉月饼的出现——当米粉界“顶流”遇上传统糕点,酸辣鲜香的口感与甜腻饼皮碰撞出强烈反差。

 楼主| 发表于 2025-10-6 09:44:54 | 显示全部楼层
螺蛳粉月饼

 楼主| 发表于 2025-10-6 09:45:08 | 显示全部楼层
而松花皮蛋馅月饼则将中式传统食材玩出了新花样,溏心皮蛋的绵密质地与莲蓉基底结合,形成独特的咸鲜风味。

 楼主| 发表于 2025-10-6 09:45:22 | 显示全部楼层
除了这些“重口味”代表,香菜牛肉、鱿鱼虾米、黑松露五仁、臭鳜鱼月饼、芥末三文鱼月饼、韭菜月饼、竹炭月饼、老干妈月饼、酸菜牛蛙月饼、方便面月饼等跨界组合也层出不穷。商家们显然抓住了年轻人的猎奇心理,主打一个万物皆可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品读家园论坛 ( 鄂ICP备19005928号 )

GMT+8, 2025-10-28 20:08 , Processed in 0.046875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01-2025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