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他补充,同样在做线路的设计与优化时,技术上已经没有难点,需要考虑到是满足现有的需求还是带动一个地块五年、甚至十年以后的发展,这一过程应该更加专业、规范,增加公众参与的环节。 孙健曾去过欧洲访学,在巴黎、曼彻斯特等城市,不同的交通方式的衔接做得很好,市民可以在各个站点实现跨模式的换乘。公交能够成为填补列车、地铁到家门口“最后一公里”的存在。 “公交是一种兜底,无法成为完美的交通方式。”孙健说道:“但公交不会被淘汰,永远会有需要它的人。” 傍晚时分,佟国钦和周齐心告别时,雨停了。 行驶在街头,佟国钦摇下车窗。如今,他总会不时偶遇红旗牌的网约车,仅在他的车队,出来轮岗的司机已经有20多人。“听说整个公交系统有近一千个司机跑上网约车。”佟国钦喃喃说道:“如果能把公司再次转活,那就太好了。” 佟国钦早就有了更多探索,他做起社交平台的账号,也卖过农副产品。 他始终坚持着当初的信条。“很多事没有标准答案,只能提前有所准备。”佟国钦说,这样到了变化发生的一刻,至少能坦然接受,有着渡过难关的决心。 (文中人物除孙健外均为化名 实习生施怡阳对本文有贡献) 原标题:他们想要救救公交 编辑:夏洪玲 责编:吴光亮 审核:吴忠兰
|